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会同县委书记伍罕鸣:锚定高质量 奋力闯创干

发布时间:2022-04-15 10:40 信息来源:红星云

编者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为推动持续掀起学习贯彻热潮,红星云推出奋进新征程 谱写新篇章——三湘四水在行动专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全力抓落实,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湖南新篇章。

锚定高质量 奋力闯创干

会同县委书记  伍罕鸣

会同县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奋力建设“三城一区”,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闯出一条新路子。

跃层升级,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发展样板区

坚持产业为基、项目为王,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升级,全力打造区域经济发展强劲引擎。围绕特色抓产业。立足资源特色,发挥比较优势,重点扶持绿色食品、电子信息、新能源、医养健康(中药材)和生态文化旅游五大支柱产业。其中,绿色食品以湖南现代农业集团生猪繁殖、养殖、肉食加工、仓储冷链物流和饲料加工全产业链为龙头,打造国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和特色农副产品种养加工基地;电子信息以金煕电子、引卓恩科技和金飞来电子等科技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为龙头,加大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培养核心竞争力,打造高端电子电器元配件等新型产业链;新能源依托国家电投集团,利用会同丰富的风电资源,打造国家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及相关配套产业链;医养健康(中药材)依托中国国药集团、湖南正清制药集团和湖南补天药业开发中医药种植、加工、展示和康养全产业链;围绕产业抓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乡情招商、以商招商,突出资源招商、产业链、产业生态招商,围绕重点产业和产业链招大企业、大项目,结合“阔步新征程、奋力闯创干、喜迎二十大”等活动,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持续扩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规模。围绕项目抓服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放水养鱼”,用好用活产业发展基金,有效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强化资金、技术、土地、劳动力、信息、市场和电力等要素保障,扎实开展作风整治行动,督促干部担当作为,打造出一流的营商环境。

品牌赋能,着力打造湘黔边区红色文化引领区

用活用好会同红色文化资源,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红色文化品牌绽放光彩。着力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认真整理红军过会同、解放初期剿匪故事和粟裕大将、贺琼烈士等革命先烈故事,保护好雪峰山抗战遗址等革命纪念地、标志物等,不断丰富红色文化内涵。同时,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把红色资源作为广大党员干部最真实最生动的教材,讲好家乡的红色故事。着力建强红色文化阵地。加快推进粟裕故居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提质改造工程,不断完善粟裕同志纪念馆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全县红色文化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打造誉满湘黔边区的红色文化阵地。进一步打响“红色微管”、党员小组长制等红色品牌,加强基层党建阵地建设,让红色文化阵地更牢、更强。着力推动红色文化融合。认真作好“红色+绿色+古色”文章,用好红、绿、古三色资源。充分发挥粟裕故里4A级景区、高椅古村、炎帝故里、鹰嘴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景区平台作用,整合红色文化、古村古镇等文旅资源,开展学生研学、运动健身、度假休闲旅游,推动红色文化与生态、康养、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品牌优势。

城乡一体,着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持续提升城乡魅力、活力、创造力,畅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让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上发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建设美丽乡村,根据各村资源特色,因地制宜,建设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特色精品村,打造“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的靓丽画卷,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山乡巨变。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上发力。加速县城功能提质升级,持续推进路网建设、水系治理、园林绿化、基础设施改善、专业市场建设、精品小区开发、棚改及老旧小区改造“七大工程”,精心精细城市管理,争创国家卫生、文明城市,建设有颜值、有气质、有内涵、有活力的魅力林城。建设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大力发展坪村红色文旅、宝田茶韵、堡子美食、金竹楠竹等,增强小城镇带动、辐射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上发力。加快城乡“交通对接”进程,提质改造“四纵三横”干线公路,深化“四好农村路”建设,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城乡公共资源布局,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城乡人口、土地和资金等关键要素合理流动,不断提高城乡发展的紧密度、融合度。

生态优先,着力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区

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坚持不懈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持续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强化扬尘治理,实施精准治污,做好生态修复,加强鹰嘴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渠水国家湿地公园生态资源保护,确保“两水四河”绿水长流、空气常新,让会同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加快生态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发展以新能源、新科技、新材料为基础的低碳、环保、无污染产业。推进重点行业的资源消耗减量化,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化发展。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会同研究站等科研平台作用,以科技创新助推绿色低碳发展。坚持不懈推进生态价值转换。结合“广木之乡”“楠竹之乡”的生态优势,进一步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产品供给,培育一批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康养服务等绿色经济增长点。探索推进生态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林权抵押贷款“会同模式”,积极争创全省碳汇交易试点,有效地将会同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生态资本,把生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来源:红星云编辑:李偲校对:彭兵责编:刘凯敏 陈志虎 袁鑫鑫 胡蓉平 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