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06 00:00 信息来源:
为追忆历史,缅怀革命先烈。4月1日,县关工委、县教育局及马鞍镇组织马鞍学校学生代表和镇村党员干部来到闹溪村祭扫无名红军烈士墓,寄托对先烈的无限追忆之情。
青山埋忠骨,白花祭英烈。在马鞍镇闹溪村有八位红军战士长眠于此,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父母亲人是谁?家乡在哪?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们是一群年轻的战士,共同的名字叫红军。1935年12月25日至27日,在途径会同马鞍镇闹溪村时,他们遭遇国民党反动民团围困,不幸牺牲。至今,他们在异地他乡--会同闹溪这片青山绿水间长眠了83年。
马鞍镇闹溪村村民石道今:(反动民团)把他们引到这个烂泥冲,就在那里把(红军)杀害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把被杀害的烈士的尸骨就拿回来,把放哨者(反动民团成员)的棺木用来埋葬了烈士,还做了一个木凉亭。
又是一年清明到。 在烈士墓前,学生代表向烈士墓敬献了花圈。全体人员向烈士墓默哀,三鞠躬。学生代表向烈士献词,表达崇敬之情。出学生现场:站在烈士墓前,心潮起伏,思绪万千,这里长眠着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烈士们。
共青团员还在墓前重温了入团誓词。孩子们在墓地清扫、除草,并将佩戴在胸前的白花摘下,放到烈士墓,祭奠英烈。
马鞍学校学生刘兴:我们现在的和平年代和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辈用生命和血肉,我们应该把这种红军长征的精神投入到学习当中,好好学习,报效祖国,长大后为国家做一份贡献。
据悉,这八名红军烈士是跟随贺龙、任弼时、肖克、王震率领的红二、六军团长征途径会同县的。所到之处,他们积极宣传真理,严惩土豪劣绅,救济劳苦群众,撒播革命的火种。为弘扬和继承革命先烈百折不挠,敢于吃苦,不怕流血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马鞍镇每年都会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马鞍镇关工委主任龙均: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从青少年抓起。长大以后使学生能够爱党爱国爱人民,把青少年培养成一个国家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