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21 10:54 信息来源:会同县财政局
目 录
第一部分 会同县2019年财政决算和2020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一、2019年全县财政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五)政府债务情况
二、2020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
(二)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三)下半年工作措施
第二部分 相关情况说明
一、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执行情况
二、举借债务情况
三、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四、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决算执行情况
五、预算绩效工作开展情况
第三部分 会同县2019年政府决算表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总表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表
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表
4.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决算表
5.一般公共预算本级基本支出决算表
6.一般公共预算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决算表
7.专项转移支付分地区分项目公开表
8.政府一般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决算表
9.政府性基金收入决算表
10.政府性基金支出决算表
11.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决算表
12.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决算表
13.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决算表
14.国有资本经营支出决算表
15.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决算表
16.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决算表
第一部分 关于会同县2019年财政决算和2020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县2019年财政决算草案及2020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查。
一、2019年全县财政决算情况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县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9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37685万元,上级补助215087万元,债务转贷收入32230万元,调入资金10970万元,上年结余299万元,可安排使用的收入总量为296271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2907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997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8631万元,支出总量295535万元,收支总量相抵后净结余736万元。
1.收入决算情况。全县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完成37685万元,同比增收2302万元,增长6.51%,其中:税务部门完成28504万元,同比增长7.98%;财政部门完成9181万元,同比增长2.17%。加上上划中央、省级税收收入25881万元,全县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63566万元,同比增收3702万元,增长6.18%。
分结构来看,全县本级税收收入完成26804万元,增长8.04%,税收比重为71.12%,同比增长1.01个百分点。其中:增值税11201万元,增长17.47%;企业所得税1871万元,下降5.93%; 个人所得税860万元,下降32.01%;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10881万元,增长2.91%。
2.税收返还及转移支付情况。2019年,经过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共安排我县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215087万元,增长0.22%。一是返还性补助5480万元,与上年持平。二是一般性转移支付184472万元,增加38725万元,增长26.57%。主要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41074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12648万元;结算补助收入10215万元;企业事业单位划转补助收入114 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收入7704万元;固定数额补助收入8659万元;革命老区转移支付收入180万元;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收入3784万元;贫困地区转移支付收入9833万元;公共安全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979万元;教育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6134万元;科学技术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40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2491万元;社会保障与就业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9815万元;卫生健康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21930万元;节能环保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6万元;农林水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3996万元;交通运输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6781万元;住房保障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646万元;粮油物资储备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86万元;其他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500万元;其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6857万元。三是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5135万元,减少38250万元,下降60.34%,主要是中央、省转移支付政策调整等减少。
3.债务转贷收入情况。2019年通过努力争取,积极汇报,我县共收到债务转贷收入32230万元。包括置换一般债券收入18630万元,新增一般债券收入13600万元。
4.调入资金情况。2019年共调入资金10970万元,同比增加2970万元,增长37.13%。主要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772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入10198万元。未完成调入资金预算的主要原因是国有土地出让收入未达到预期目标。
5.支出决算情况。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2907万元,减少5039万元,同比下降1.81%。主要支出科目完成情况如下:
公共安全支出6711万元,下降27.27%。主要是全面保障巡特警专项经费、消防员经费、平安城市监控建设经费、禁毒专项经费、公安监管场所的维修、执法服务站的装备、安保维稳经费、新建电子警察及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建设项目、新建红绿灯建设项目经费。
教育支出49325万元,增长5.33%。一是足额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安排教育质量奖、城区教师绩效奖及全县教师目标管理奖,落实武陵山片区农村教师人才津补贴、安心乡镇津贴及教师健康体检费。二是落实教育惠民资金3742万元,惠及城乡中小学生53345人次。三是改善教育办学条件,投入3863万元项目资金用于校舍维修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全力保障金子岩乡枞树脚村等14所合格制村小学和朗江中心幼儿园等2所合格制幼儿园的建设,投入资金5837万元,加快推进一、三完小的改扩建项目,新建县城芙蓉学校,120套一中教师周转宿舍、一中体艺综合楼等项目,有效化解了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611万元,增长46.29%。一是用于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保障县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体育场及乡镇文化站的免费开放工作,完成农村电影、农家书屋、送戏下乡等文化活动。三是购置体育器材、节目片带,转播发射台微波经费。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472万元,增长9.02%。主要用于基本养老保险、困难群众救助补助、抚恤、就业补助、残疾人事业补助等支出。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养老金增长4.2%,人均提高170元,公益性岗位人员补助提高到每人每月1220元,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年4000元,继续与扶贫标准线齐平。优抚对象生活补助人均提高10%,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特困人员生活护理、孤儿生活补助等补助标准,加大临时救助力度,缓解低保边缘群体生活困难。统一城乡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标准,达到每户每年1.3万元以上。
卫生健康支出28312万元,下降9.46%。主要用于城乡居民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健康扶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重大公共卫生专项、计划生育服务、提高乡村医疗服务等支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2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0元。提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增加健康扶贫项目投入,为贫困户代缴医疗保险1500余万元。支持5003名农村适龄妇女享受“两癌”免费检查,2032名孕产妇享受产前免费筛查。
节能环保支出3682万元,下降6.26%。主要是用于农村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环境执法监察、污染防治、污染减排、生态功能区考核等项目建设投入。
农林水支出53492万元,增长2.73%。2019年我县为继续稳固脱贫成效,一是持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加大扶贫资金对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安全饮水、乡村振兴、高标准农田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危房改造等重点民生扶贫项目的投入。二是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三是加大动物防疫专项经费投入,遏制非洲猪瘟扩散,保障农户的经济收入。四是我县重点水域实施禁捕退捕工作,提升县域河流水资源生态质量。
交通运输支出完成16818万元,下降6.06%。主要用于交通建设项目,包括干线公路建设(绕城线、黄茅至岩脚公路、村级扶贫公路);干线安防、窄路加宽、安保工程、公路养护、危桥改造、渠水巫水河航道养护管理等。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2062万元,下降47.42%。主要用于耕地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土地储备、气象信息传输发送、国省道气象监测设施等项目支出。
住房保障支出7606万元,下降23.69%。主要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建设、棚户区及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城乡社区支出、商业服务业等其他支出54816万元,减少3153万元,下降5.44%。
其他报告事项:
县级预备费。预算安排3000万元,支出1445万元,结余1555万元,2019年底纳入年底预算调整使用。支出用于突发事件处置及年初难以预见的开支,根据具体使用方向列入相关支出科目,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90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66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1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79万元、农林水支出269万元。
“三公”经费预算支出情况。2019年全县“三公”经费决算数(含乡镇,下同)为1062.78万元,为年初预算数2424.40万元的43.84%,同比减少131.37万元,下降11%。其中:公务接待费支出286.67万元,同比减少38.67万元,下降11.88%;公务用车支出776.11万元,同比减少87.44万元,下降10.12%(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78.2万元,同比增加67.29万元,上升617%,主要为公安局执法车辆购置;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697.91万元,同比减少154.73万元,下降18.15%);因公出国(出境)支出为0万元。各部门“三公”经费下降连续三年达到11%以上,这主要是各部门按照中央和省厉行节约各项规定以及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要求,从严从紧编实预算,严控相关开支,确保只减不增。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全县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26913万元,上级补助4061万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9918万元,上年结余5320万元,可安排使用的收入总量为46212万元。本级支出36097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2万元,调出资金10198万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582万元,支出总计45725万元。收支总量相抵后净结余487万元。
1.收入决算情况。2019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本级收入完成26913万元,同比下降27.08%。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5726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90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281万元、彩票发行机构和彩票销售机构的业务费用6万元。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减少8163万元。
2.上级补助情况。2019年,全县政府性基金上级专项拨款4061万元,同比增长136.65%。其中: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相关收入50万元、旅游发展基金收入35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收入2868万元、小型水库移民扶助基金相关收入34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相关收入5万元、港口建设费相关收入30万元、彩票公益金收入1039万元。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收入增加2868万元。
3.支出决算情况。2019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36097万元。其中:文化与体育传媒支出85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02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9977万元、交通运输支出30万元、其它支出2748万元、债务付息支出355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88063万元,同比增加3519万元,增长4.16%,其中:保险费收入38267万元、财政补贴4036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8441万元、利息收入425万元、转移收入等其他收入570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83187万元,同比增加10728万元,增长14.81%,为调整预算的110.96%。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72360万元、转移支出155万元、上解上级支出及其他支出10672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相抵,当年结余4876万元,年末滚存结余55556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9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772万元,同比增加498万元,增加181.75%,主要是增加了怀化恒光会同长田水电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收入498万元。根据2019年第25次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县经建投持有的长田电站(占股26%)有偿转让给怀化恒光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最后以评估价498万元成交。支出772万元,全部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五)政府债务情况
2019年,省财政厅下达我县政府债务限额为189012万元,截至2019年底,我县政府债务余额为189012万元,与省财政厅下达限额持平,其中:一般债务169277万元,专项债务19735万元,同比增加23518万元,增长14.2%。
总体来看,2019年的预算执行呈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稳增长。2019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6.18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51%,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目标任务。一是加大税收征管力度。财税部门紧紧围绕全年收入目标,主动对接税源单位,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税源调查分析,强化税源征收管理,完善税收保障措施,及时解决征管中存在问题,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实现税收及时、足额入库。二是加大财源培植力度,增强全县财政实力。在巩固传统财源不下滑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三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项目支持。2019年下达专项转移支付25135万元,有效缓解了支出压力,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缓解地方财力困难注入新的动力。
2.保民生。2019年全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2907万元,其中:民生支出216906万元,占财政支出的79.48%。一是持续投入稳固脱贫成果。2019年安排扶贫项目资金3.5亿元,其中:涉农整合资金2.74亿元,未纳入整合财政专项扶贫资金0.16亿元,县级配套扶贫资金0.6亿元。二是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全年安排社保就业支出4.54亿元,全面落实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增资政策,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标,足额兑现重点优抚、五保供养、低保等各项补助提标政策。通过发展扶贫车间、就业创业培训等措施,支持贫困劳动力就业。三是加大投入卫生健康事业。卫生健康支出2.83亿元,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补助、职工基本医疗补助、基本公共卫生补助、城乡医疗救助、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县级补助等按时发放到位。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对城乡特困供养对象医疗费用实行全额救助,并实行“一站式结算”,住院医疗报销比例达到90%。四是全力推进教育强县工作。全年安排教育支出49325万元,足额保障教师工作绩效奖、福利待遇、目标管理奖等。积极落实惠民资金,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推进一、三完小改扩建项目,稳步推进县城芙蓉学校,教师周转房等项目建设。五是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通过积极落实惠农补贴“一卡通”执行发放,全面提升惠农补贴发放的服务水平,使补贴资金发放更及时、安全、高效。2019年通过“一卡通”发放惠农补贴84项,涉及金额2.45亿元,惠及全县8万余农户。
3.防风险。一是积极防控债务风险。2019年,我县积极筹措资金化解政府性债务。全年共化解隐性债务9588万元,关注债务2200万元,圆满完成上报隐性债务化解累计任务,全县政府债务控制在省财政厅下达限额之内,全年未发生债务风险事件及舆情事件,债务风险整体可控。二有序化解财政暂付款风险,严控国库新增借款,压减老欠规模,杜绝新增违规借款,对已经形成的对外借款进行清理、归类、消化。2019年共消化暂付款项6200万元,确保库款保障水平在合理区间。
4.强管理。一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厉行节约、改进工作作风的精神,按照“四减一控”的方式压减和控制一般性支出,即压减公用支出、压减会议费、压减接待费、压减专项业务费、控制出国出境经费。二是积极盘活存量资金,加强对结转结余资金的进一步清理。2019年收回资金16625万元,将资金统筹用于防治污染,消化暂付款等项目,有效缓解财政收支平衡压力。三是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强化预算支出责任。加强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及预算绩效评价,组织各部门对2019年预算资金全面开展绩效自评,并将评价结果作为下年度科学安排预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依据。四是坚持预算公开。大力推行预决算公开制度,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和财政网站对92个预算单位(不含4个涉密单位)全部公开了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接受社会和人民的监督。
在财政管理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在提升收入质量、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绩效、防范财政风险、健全管理制度等方面,与县委、县政府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对此,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将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明确要突破的堵点难点,强化改革方案制定、部署实施和督查落实,集中力量攻关,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0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1-6月,全县财税部门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下大力气办好重点民生实事,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经济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各项指标基本符合预期。
(一)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收入完成情况。1-6月份,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完成15373万元,同比下降9.5%;加上上划中央、省税收完成10419万元,全县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5792万元,同比减少1323万元,下降4.88%。
地方财政收入中,分部门看:税务部门完成10073万元,同比增长2.28%;财政部门完成5300万元,同比下降25.76%。分结构来看:全县税收收入完成9387万元(县级),增长2.79%,其中:增值税4530万元,增长7.22%;企业所得税722万元,下降10.31%;个人所得税373万元,下降0.53%;土地增值税1155万元,增长5.87%;契税1373万元,增长0.81%,耕地占用税17万元,下降75.71%。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5986万元,下降23.79%。
上级转移支付完成情况。1-6月,中央、省、市共下达我县转移支付154310万元,同比增加9477万元,增长6.54%。其中:财力性补助74660万元,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36703万元、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收入补助3784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10816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收入7086万元、特殊转移支付收入13684万元、其他转移支付2587万元。非财力性补助79650万元,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非财力补助66683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12967万元。
支出完成情况。1-6月份,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13365万元,同比减少25165万元,下降18.17%,为年初预算37.45%。主要支出科目完成情况: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12188万元,同比下降28.87%;教育支出完成21250万元,同比下降38.3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530万元,同比下降48.9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19988万元,同比下降48.03%;卫生健康支出完成14990万元,同比下降27.99%;节能环保支出1802万元,同比下降25.38%;农林水支出完成15841万元,同比增长137.39%;交通运输支出完成7634万元,同比增长325.53%;住房保障支出完成1124万元,同比增长374.26%;国防支出、公共安全支出、科学技术支出等其他支出完成18018万元,同比增长16.43%。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1-6月份,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完成18671万元,同比增长29.2%,为年初预算的26.47 %。其中:上级补助3489万元,同比增长45.5%;本级收入完成15182万元,同比增长25.9%,为预算的21.36%,其中:土地出让价款收入14563万元,同比增长24.3%;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480万元,同比增长104.8%;污水处理收入126万元,同比增长21.1%;福利彩票销售机构业务费收入13万元(2020年新增项目)。1-6月份,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累计完成7350万元,同比下降22.1%,其中:文化旅游与传媒支出2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1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5474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28万元、其他支出618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1-6月份,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累计完成24280万元,同比下降19%,为年初预算的39%。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养老保险基金于2019年7月由省级统筹收支,未列入2020年基金预算。二是受疫情影响,1-2月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缴费未到位,且相关文件规定疫情期间减免企业缴纳工伤保险与失业保险。其中:保险费收入8095万元;财政补贴15597万元;利息、转移收入等其他收入588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6943万元,同比下降9%。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25237万元;其他支出14万元;转移支出61万元;大病保险支出1601万元;工伤三项费用支出4万元;稳岗补贴支出26万元。滚存结余52893万元。
4.县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1-6月,全县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累计完成142.5万元,为年初预算的52.04%,全部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二)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稳增速、保质量任务艰巨。根据财税部门测算,全年收入缺口预计将达13935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减收12150万元;非税收入减收1785万元。主要原因:一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县2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只有湘能若水水电有限公司等5家水电开发企业和县供水有限责任公司共6家企业从春节至今未停工停产,其余23家企业均在2月份复工复产。企业原材料供应严重不足,其产品生产、销售也受到严重影响。二是减税降费政策性减收影响大。随着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力度加大,对地方财政收入影响也在增大。三是缺乏支柱税源,工业税源基础弱。目前,我县工业底子还非常薄弱,财税收入缺乏重点工业企业支撑;重点工程项目税收不容乐观。
2.收支矛盾相当突出。因收入增长乏力,而兜住“三保”底线、打好三大攻坚战、基础设施补短板、民生保障兜底等刚性支出需求持续攀升,预算安排相当紧张,全年收支矛盾更加突出。经预计,全年刚性支出缺口达4亿元左右,主要包括:扶贫配套、县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安排重点支出及政策性调整预算安排专项支出等。下半年的预算执行将会有很大的压力。
(三)下半年工作措施
总的来看,上半年经济财政运行延续了稳中向好态势,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受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减税降费减收效应集中显现,改善收入质量进入攻坚阶段,疫情影响的不确定性,对当期财政增收带来较大压力,同时打好“三大攻坚战”、基本民生保障、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持续增加,下半年收支平衡形势十分严峻,实现全年预算目标,还需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
1.全力组织收入,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力争实现年初预算收入预期,增长5.5%。一是培植税源。加快重点项目的实施,保证项目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大力支持工业企业生产和发展,提高企业税负水平;加大国有土地储备与开发力度,努力增加财政收入;推进国有资产出让、出租、处置等工作,进一步加大国有资产专项整治工作力度,及时合理解决整治中发现的问题,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收益。二是加强税源监管。会同税务部门密切跟踪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情况,深入分析减税降费措施对企业税负、财政收入变化情况等方面的影响,及时提出收入组织的措施建议,做到依法征管、应收尽收,及时入库。三是提高收入质量。围绕全年财政收入目标,加强与税务部门协调配合,及时分解落实收入计划,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四是加大向上级争取资金的力度。立足会同县情,认真研究,积极对接上级有关财政政策,努力争取政策性转移支付资金。
2.多措并举,统筹做好“三保”工作,确保基层运转。一是强化“三保”预算管理,足额保障基层运转和基本民生各项支出。二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决执行《中共会同县委办公室 会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 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的十条措施>的通知》(会办发电〔2020〕16号)文件,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2020年压减三公经费30%,一般性支出20%。三是加强国库库款日常动态监测,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确保每月库款系数保持在0.3以上的安全合理区间。
3.规范财政资金管理。一是加大预算执行力度,确保“先预算后支出、无预算不支出”。二是认真清理盘活存量资金。三是把握支出进度,形成实际支出,做到应支尽支。
4.切实防范风险,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一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拓展合法合规举债融资的“前门”。统筹政府债券与财政预算资金,优化债务结构,强化项目跟踪管理,加快项目实施,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益。二是严格落实责任,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健全举债与偿债能力相匹配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制度,按照“谁举借,谁偿还”的原则,有效防范债务风险。三是规范政府融资行为,堵住违法违规举债融资的“后门”。严格执行政府举债融资“负面清单”,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四是防控国库风险,严控财政暂付性款项,杜绝新增违规借款,对历年借出款项、其他应收款项等认真清理,分类逐步消化,切实防范财政支付风险。
5.加大资金监管力度。一是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建立预算安排与绩效目标、资金使用效果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二是强化预决算公开。全面实现透明预决算,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三是全力推进财政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对扶贫资金从分配、下达、支付、绩效管理及项目管理全工程监控,有效的加强扶贫资金使用,促进阳光扶贫、廉洁扶贫。四是构建财政“大监督”。积极配合人大预算在线联网监督工作,主动接受人大代表实时监督。综合运用政府采购、资产管理、政府购买服务、财政投资评审、国库集中支付、绩效评价等财政管理手段,实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控制、执行结果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全过程、全方位构建财政“大监督”。
各位领导,完成2020年预算意义重大。下半年,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县政协的支持下,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积极主动作为,扎实做好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为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第二部分 相关情况说明
一、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执行情况
2019年,经过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共安排我县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215087万元,增长0.22%。一是返还性补助5480万元,与上年持平。二是一般性转移支付184472万元,增加38725万元,增长26.57%。主要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41074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12648万元;结算补助收入10215万元;企业事业单位划转补助收入114 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收入7704万元;固定数额补助收入8659万元;革命老区转移支付收入180万元;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收入3784万元;贫困地区转移支付收入9833万元;公共安全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979万元;教育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6134万元;科学技术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40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2491万元;社会保障与就业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9815万元;卫生健康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21930万元;节能环保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6万元;农林水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3996万元;交通运输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6781万元;住房保障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646万元;粮油物资储备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86万元;其他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500万元;其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6857万元。三是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5135万元,减少38250万元,下降60.34%,主要是中央、省转移支付政策调整等减少。
二、举借政府债务情况
(一)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余额情况
2019年,政府债务总限额189012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69277万元(含外贷限额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19735万元。截至2019年底,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89012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69277万元,专项债务余额19735万元。
(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
2019年,省转贷新增债务限额241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360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10500万元,据此,发行一般债券13600万元,专项债券10500万元, 平均期限8.17年,平均利率3.34%。
(三)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情况
2019年偿还地方政府债券本金18049万元,其中一般债券18631万元,专项债务-582万元,支付地方政府债券利息4440.66万元,其中一般债券利息4085.27万元,专项债券利息355.39万元。
三、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一)2019年末政府债务限额及余额决算数
2019年省厅核定我县政府债务限额为 189012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69277万元,专项债务限额19735万元。
截至2019年底会同县政府债务余额189012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为169277万元;专项债务余额19735万元。
(二)2019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及还本付息决算数。
2019年全县发行新增政府债券24100万元,其中:发行一般债券13600万元;发行专项债券10500万元[土地储备专项债券8800万元,“两供两治”(供水供气、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专项债券500万元,园区配套建设专项债券1200万元]。
2019年发行再融资债券18630万元,用于偿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券。
2019年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18049万元,利息支出4440.66万元。
(三)2019年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使用安排情况
2019年安排使用新增一般债券13600万元,具体项目为:1.会同县城北学校(竹寨村小)建设工程 2500万元;2.乡镇学校建设1690万元;3.教师周转房建设1250万元;4.会同县星子坡南路、小坡寨道路工程1300万元;5.会同县城区雨污管网疏通及维护200万元;6.会同县市政建设项目500万元;7.G209国道绕城西线公路改建工程3000万元;8.村级扶贫公路建设2000万元;9.会同县基层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项目362万元;10.会同饮用水源地治理498万元;11.东鑫锰渣库治理项目300万元。
2019安排使用新增专项债券10500万元,具体项目为:1.会同县老团部及周边地块、旅部对面大石板宗地及植物油厂周边地块3000万元;2.会同县林城镇水平溪产业园2400万元;3.会同县滨江路宗地3400万元;4.会同工业集中区污水管网建设项目500万元;5.会同工业集中区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1200万元。
四、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决算执行情况
2019年全县“三公”经费决算数(含乡镇,下同)为1062.78万元,为年初预算数2424.40万元的43.84%,同比减少131.37万元,下降11%。其中:因公出国(出境)支出为0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286.67万元,同比减少38.67万元,下降11.88%;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776.11万元,同比减少87.44万元,下降10.12%(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78.2万元,同比增加67.29万元,上升617%,主要为公安局执法车辆购置;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697.91万元,同比减少154.73万元,下降18.15%)。各部门“三公”经费下降连续三年达到11%以上,这主要是各部门按照中央和省厉行节约各项规定以及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要求,从严从紧编实预算,严控相关开支,确保只减不增。
五、预算绩效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推动部门整体支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公开公示工作。
2019年,我县扩大绩效管理范围,要求所有预算单位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都要开展绩效自评,实现了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全覆盖。全县95个预算单位对本单位的2018年整体支出开展了绩效自评,填写了自评分表和撰写了自评报告,277个项目支出开展了绩效自评,自评金额达到8658.7万元,自评分均在88分以上。同时各单位将整体支出收支运行情况及项目支出情况在会同县政府门户网进行了公开公示,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一些项目的实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二)积极参与预算编制,全面加强绩效评价结果。
1、参与2020年部门预算编制。我局在下达2020年预算编制的同时,要求各预算单位上报绩效目标申报表,10万元以上的工程类项目及政府采购项目要求上报绩效目标管理支出细化表,由相关支出股室,绩效股、预算股提出审核意见,最后由预算股审核定稿,报人大会通过
2、进一步拓宽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渠道。综合运用结果公开、绩效问责、跟踪监控等多种方式,将专项资金使用中间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各项目单位,认真督促有关部门及时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根据情况建议调整项目资金预算安排,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管理情况
2019年,从上报的绩效自评材料来看,各单位整体情况运行良好,项目推进有力,综合情况有如下:
1、单位开展工作所需财力基本得到了保障,年初预算无法预计的各项支出,都及时进行了预算调整,有效地的保障了各预算单位工作顺利开展,为全县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提供了有力保障。
2、“三公经费”得到有效控制。其主要原因一是严格“三公”经费预算控制,牢牢把握政府预算这一源头管制环节。二是严格执行《会同县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及《关于贯彻落实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三是坚持每季度统计上报制度,要求各单位报送“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对不合理的费用要求单位及时进行整改。四是强化日常监督,对重点单位“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进行抽查。
(四)开展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
为充分发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推动作用,进一步提升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根据《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8]35号)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管理操作指南(试行)》(财办农[2019]68号)规定,县财政局、县扶贫办于2019年8月份组织有关人员对2018年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认真开展了绩效评价。2018年安排我县中央和省级扶贫专项资金9270万元,其中中央专项扶贫资金5786万元,省级扶贫专项资金3484万元。县扶贫领导小组据此安排县扶贫办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17万元,交通560万元,水利265万元,农业5001.4万元,经建投1566.6万元,财政10万元,深度贫困村高椅岭头村、雪峰村共400万元,青朗七溪村250万元,团河镇盛储村200万元。主要投向111个项目,其中基础设施类项目66个,生产发展项目32个,扶贫培训项目1个,精准扶贫项目2个,其他项目10个。截至2019年上半年,111个项目均已实施完毕。
第三部分 会同县2019年政府决算表
会同县2019年政府决算公开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