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7-24 00:00 信息来源:
2013年上半年,会同县进一步谋划项目、争取资金,增强投资增长的可持续性,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投资对推动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上半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531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42.67%,同比增长49.43%。
一、上半年全县投资运行情况分析
(一)第三产业成为拉动主力
第一产业完成投资 5994万元,同比增长156.38 %;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4630万元,同比增长18.25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4686万元,同比增长177.37%。从投资结构看第一、第二产业对投资没有起到拉动作用,第三产业成为投资的拉动主力,资金到位情况良好。
(二)自筹资金发挥主体作用
从资金来源分析,国家预算内资金14645万元,占总资金来源的 8.25 %;国内贷款3570万元,占总资金来源的2.01%;自筹资金 132392万元,占总资金来源的 74.53 %;在总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发挥着主体作用。
(三)重点投资项目起主导作用
第一产业重点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900万元、水利配套设施项目投资4414万元、生态建设项目投资1300万元、万亩杂交制种基地建设项目投资1204万元,以上项目拉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第二产业重点项目:石煤综合利用项目本年投资36000万元、黄金开发项目本年投资7331万元、生产线技改项目本年投资16926万元,以上项目拉动了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重点项目:一中整体搬迁项目本年投资5300万元、移民安置开发项目本年投资12210万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本年投资10160万元,以上项目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新开工项目为拉动投资增长注入活力
上半年,我县新开工投资项目有44个,其中亿元项目4个,5千万元以上项目17个。5千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目前完成投资额41647万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金额的26.82%。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看,虽然我县上半年完成了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的42.67%,但是,投资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受国家紧缩财政货币政策影响。
国家对贷款控制严格,企业融资渠道缩窄,企业自筹资金大多难以落实,影响项目的顺利推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项目的开发和建设。
(二)项目产业结构不均,科技含量不高。
我县工业项目少,很多工业企业还处于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阶段,因此,需大力提高产业结构水平,倡导向高科技含量的高效工业发展。
(三)重大项目前期推进不理想。
大唐华银石煤综合利用发电、会同县巫水河梯级电站开发、会同县低品位黄金开发、林业产业园等重大项目没能按计划实施进度,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长。
三、扩大投资增长的建议
(一)紧盯重大项目推进。
固定资产投资事关全县经济建设大局,事关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关系到我县城市建设的品质和民生工作,要破解难题,解决好土地、政策处理和审批等问题,加强项目投资建设进度的管理,紧盯重大项目的推进。把项目建设的任务、责任细化分解,逐一落实,各部门要通力协作,为投资项目顺利进场施工做好服务工作。千方百计提高重大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率,提高大项目对全县投资规模快速增长的支撑作用。由于重大项目投资规模大,对投资拉动力强,抓好大项目的建设,是实现全年投资增长的关键所在。
(二)加强协调,保障要素。
资金的及时到位和土地的落实都需要政府部门及时给予解决和落实,要打破常规,创新工作方法,全力破解难题,为投资项目顺利进展清障服务。督促具备开工条件的储备项目尽快开工;对项目储备库中那些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要加强服务协调工作,尽快争取开工;不具备开工条件的也要加快前期规划,力争早日开工;随时更新项目储备库,充分发挥全县的投资潜力。努力形成开工建设一批,前期准备一批,开发储备一批的格局。
(三)加强投资统计工作。
统计机构要按照统计方法制度的要求,加强对重大项目入库备案材料的管理,及时报送新项目证明材料。对各单位上报的固定资产投资报表数据要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核,做到应统尽统,真实、全面、准确的反映全县的投资情况。
(四)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投资空间。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吸引更多具有实力的投资者来我县投资,并且要创造良好的融资平台,策划并形成一大批市场前景好、特色优势强、就业带动大的好项目。
(五)大力引进民间资本。
要让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行业来投资,使民间资本能在市场调节下选择合适的投资领域、参与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