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解读回应 > 政策解读

关于《促进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七条措施》的解读

发布时间:2025-10-13 11:20 信息来源:会同县人民政府

关于《促进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七条措施》的解读

一、我县茶叶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会同具备生产有机茶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属全省优质绿茶带,种茶历史悠久,是茶祖神农炎帝故里,茶文化底蕴深厚,自宋元以来曾出产“贡茶”。 2013年省政府将会同划为全省33个发展茶叶产业重点县之一,2015年被省发改委列入19个发展茶叶重点县。2017年又被评为“十强生态产茶县”。“十二五”以来会同被《湖南省茶业产业发展规划》列入“U型优质绿茶带、雪峰山脉优质黑茶带”,为湖南省新兴的生态有机茶基地县,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同时与湖南省茶科所、湖南农大等科研机构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编制了发展生态茶的产业规划,县里出台了茶叶产业奖补政策,建立健全了推进茶叶产业发展的科技体系,共同推进茶叶产业的发展。先后获评“湖南省茶叶产业重点县”“湖南茶叶十强生态产茶县”“2020湖南茶叶十大精准脱贫先进县”“2023湖南茶叶三茶统筹先行县”“国家首批生态低碳茶整建制推进试点县” “2024湖南茶叶新质生产力十强先行县”。特别是湖南会同宝田茶业有限公司示范基地先后获评全省“十大最美茶园”、中国茶产业T20最美茶园。

起草促进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七条措施》的必要性

是突破茶产业发展瓶颈目前,我县茶产业存在标准化生产水平低、加工工艺滞后等问题,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加工环节缺乏智能化设备,难以实现品质稳定可控。此外,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如仅局限于初级茶叶销售,缺乏茶食品、茶保健品等深加工产品),制约了产业竞争力。通过制定七条措施,可针对性解决种植、加工、销售各环节的痛点,推动产业从 “粗放型” 向 “精细化” 转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茶产业作为我县“一特两辅”特色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受市场波动、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茶农收入稳定性面临挑战。七条措施可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技术培训、拓宽销售渠道等方式,提升茶农抗风险能力。对接政策导向,落实上级战略部署根据农业农村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农产发〔20213号)、《湖南省茶产业发展促进条例》、《关于印发促进全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湘农联〔202521号)等文件要求,打造“会同宝田茶叶”公共品牌。在此背景下,县域需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落地措施,将上级政策转化为具体行动。应对市场竞争,提升我县茶产业话语权通过统一品牌形象、强化质量认证、拓展电商渠道等手段,提升产品溢价能力。推动绿色发展通过推广有机种植技术、建设生态茶园、发展有机茶认证等方式,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办法起草过程

(一)起草工作启动后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人员认真学习中央、省、市最新出台的支持茶叶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积极借鉴怀化周边县市奖扶办法,在此基础上,充分征求财政、林业、发改、商科工信等相关部门意见,多次修改完善,形成了当前的《促进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七条措施》(送审稿)。我局于2025612日至2025年619日将《促进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七条措施(征求意见稿)》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公布,公开征求意见。期间,没有收到相关反馈意见。

)起草部门负责人讨论的情况。

在征求意见中,各方面对修订促进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七条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普遍认为,制定促进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七条措施》非常必要、非常及时,对于推动我县茶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各方面就如何完善《促进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七条措施》内容,结合各自工作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这些意见基本上予以采纳和吸收。

促进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七条措施》草案经过近6个月的研究起草、反复征求意见和反复讨论修改,已趋于成熟。草案符合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要求,与上位法不相抵触,特提请县人民政府审议。

特此说明,请予审定。

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