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01 10:43 信息来源:会同县财政局
—2025年7月29日在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田玉桃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县2024年财政决算和2025年上半年预算执行及零基预算改革推进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24年全县财政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地方收入方面: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184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95.32%,比上年增加674万元,同比增长1.0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3021万元,同比下降8.27%,占地方收入的比重为65%;非税收入完成23163万元,同比增长24.46%,占地方收入的比重为35%。
支出方面: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3511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97.07%,比上年减少25594万元,同比下降6.93%。主要是:教育支出70067万元,同比增长3.0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9698万元,同比下降0.71%;卫生健康支出19798万元,同比下降63.86%;城乡社区支出57408万元,同比增长47.56%;农林水支出58431万元,同比增长0.21%;交通运输支出13333万元,同比下降39.41%。支出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上级补助收入同比减少6928万元,调入资金同比减少38441万元,导致支出相应下降。
平衡情况: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为390253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18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37834万元,债务转贷收入52200万元,调入资金14741万元,上年结余7406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88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量390253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3511万元,上解上级支出4868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7400万元,调出资金10958万元,结转下年3516万元。收支相抵后,收支平衡。
按照预算法规定需要报告的其他重点事项:
1.预备费使用情况:年初预算安排预备费3600万元,实际支出132万元。主要用于应急救灾支出。
2.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情况:根据预算法规定“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年度执行中有超收收入的,只能用于冲减赤字或者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无超收收入,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888万元,年末余额0万元。
3.债务情况:
(1)债务限额。2024年,省财政厅核定我县本级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54.2亿元。
(2)债务余额。截至2024年底,我县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53.05亿元。按债务类型分:一般债务余额24.27亿元,专项债务余额28.78亿元。
(3)还本付息情况。2024年偿还到期政府债务本金4.61亿元,其中:一般债务2.74亿元,专项债务1.87亿元。支付利息1.43亿元。
(4)新增债券安排使用情况。2024年,我县新增债券额度8.24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2.48亿元、新增专项债券5.76亿元。
新增一般债券2.48亿元,具体安排为:县交通运输局公路建设项目17700万元、国省干道、农村公路项目1900万元,县教育局学校改扩建工程项目3200万元,县发展和改革局人防151211工程项目1000万元,县公安局监管中心(看守所、拘留所、驻守武警营房)整体搬迁工程项目700万元、乡村公共部位安防设备及安装项目300万元。
新增专项债券5.76亿元,具体安排为:第一中医医院建设项目4000万元,二水厂建设及配套设施项目10000万元,会同县乡村振兴竹产业生态修复与综合利用示范项目25000万元,会同县家具产业园及配套设施项目一期6000万元,化解隐性债务12600万元。
4.“三公”经费支出情况:2024年,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支出预算1497万元,同比下降1.25%。实际支出1017.39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294.8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722.59万元,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
5.上级补助情况:上级补助收入237834万元,较上年减少6928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5454万元,转移支付收入232380万元。
6.结转资金情况:结转下年3516万元,较上年减少3890万元。
7.预算绩效评价情况:组织开展全县18个乡镇、87个预算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自评工作,实现绩效评价全覆盖。选出17个涉及民生、重大政策的项目,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重点绩效评价,评价金额68748.3万元。
8.决算草案公开情况:以前年度决算草案及其附表已依法在县人民政府门户网上向社会公开,2024年度决算待县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将在时限内依法公开。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全年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125649万元,其中:本级收入30438万元,为年初预算的33.36%,上级补助收入14261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57600万元,调入资金10958万元,上年结余12392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总计125649万元,其中:本级支出60012万元,上解上级支出48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8700万元,结转下年46889万元。收支相抵后,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全年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14750万元,其中:本级收入14740万元,为年初预算的48.65%,上级补助收入1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总计14750万元,其中:本级支出9万元,调出资金14741万元。收支相抵后,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全年完成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4633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3.34%。其中:社会保险费收入19648万元,财政补贴收入24476万元,利息收入76万元,转移收入426万元,其他收入7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40550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6.75%。当年收支结余4083万元,累计结余39427万元。
(五)2024年预算执行效果情况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大力支持下,财政部门深化财政改革,坚持稳中求进,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严格预算执行,保持了经济稳步向好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2024年,会同县财政局荣获“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积极作为,资金筹集更加有效。一是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开展税收精诚共治工作,加强沟通协调,压实部门协税护税责任,实现税源精确分析和精准监控,确保税收应收尽收。积极拓展非税收入渠道,加强公租房、标准化厂房、门店等国有资产收益管理,推行非税票据电子化改革,为财政收入的多元化和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确保财政收入任务完成。二是积极向上立项争资。围绕全县重点工作任务,财政部门加强对上级资金分析研判,主动对接上级财政部门,了解、研究上级财税改革和政策变化情况,同时引导单位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针对性地开展立项争资工作。2024年争取到位各类资金30.76亿元。三是积极盘活国有三资。持续用好“用、售、租、融”等方式,让“沉睡”资源变“活”资产,最大限度发挥国有资金、资产、资源的使用效益。2024年盘活资产收益5.37亿元。
2.统筹兼顾,支出安排更加有序。一是全力支持乡村振兴。强化财政资源统筹,推动公共财政向“三农”领域深度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战略同频共振。2024年,累计下达农口各类资金4.2亿元,重点投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人居环境整治等关键领域。通过资金精准投放,助力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二是大力建设教育强县。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安排资金3600余万元用于保障班主任津贴、早晚自习补助、体检、慰问等教师待遇。安排3800万元支持县一中高中部改扩建、县职中改扩建、城北学校新建教学楼、第二幼儿园新建和徐特立艺术楼新建等重点建设项目。三是努力改善医疗条件。稳步推进省级边界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开展分级诊疗、实施“家门口看病工程”,有序推进半山书院、县第一中医医院、城北医院等重点项目建设,系统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四是加速城市更新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支持实施寨道坊桥拆除重建、老旧小区改造、老城片区地下管网提质改造、二水厂管网及配套建设等民生工程。五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批高质量文旅项目、文化品牌,加大资金投入支持红培基地、稻梦小镇、炎帝故里景区等项目建设,支持开展“浪漫如诗 相约会同”2024年春季乡村文化旅游、堡子月饼节、高椅黑饭节、漠滨杨梅节等系列活动。
3.尽力而为,底线兜牢更加有力。一是兜牢“三保”底线。集中财力保障中央、省、市和县委重大政策落实,扎实做好“三保”工作,2024年全县“三保”支出14.08亿元。切实传导长期过“紧日子”压力,引导部门积极争资立项、强化财会监督、用活上级资金,通过内部挖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兜实债务底线。认真落实政府化债工作方案,加强债务偿还风险监测,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足额安排政府性债务还本付息支出预算。规范举债融资行为,坚持“谁举债、谁负责”,压实部门债务风险防范责任。三是兜稳库款底线。实行用款计划月度审批制度,明确先“三保”、债务还本付息,后其它支出的保障顺位,按轻重缓急安排合理支出,确保库款余额处于安全合理区间。
二、2025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与零基预算改革推进情况
(一)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
1-6月,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8868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72.64%。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966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51.58%,同比增长3.57%。地方收入中:地方税收24032万元,同比增长5.01%,非税收入11934万元,非税占比33.18%;上级补助收入194202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77.81%;政府一般债券收入18700万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8131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47%,同比下降11.09 %,基本保障了“三保”、政府债务还本付息、重点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支出需求。
1-6月,全县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72669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130.98%。其中:本级收入1561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3352万元,政府专项债券收入43700万元。完成政府性基金支出29897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53.89%,同比增长70.02%。
1-6月,全县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0万元,其中:本级收入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0万元。完成国有资本经营支出3万元。
1-6月,全县完成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8736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61.01%,同比增长29.1%。完成支出22550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52.26%,同比增长17.41%。
(二)零基预算改革推进情况
1.改革部署情况。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完善财税体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一项事关国计民生的政治任务,是一场勇于刀刃向内的改革攻坚。我县坚持以高站位统筹、系统性谋划推动改革开局破题。一是统一思想。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是缓解我县财政运行压力、切实兜牢“三保”底线、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红线的有力抓手,关系到我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福祉,关系到全体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调度,并将零基预算改革工作纳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事内容,及时传达上级有关改革精神,深入研究、周密部署改革工作,为改革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二是建章立制。我县积极出台了《会同县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实施方案》,并建立县长任总召集人、常务副县长任召集人、县政府办及县财政局主要负责人为副召集人、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会同县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工作机制。工作机制办公室设县财政局,牵头负责日常工作,抓紧抓好组织实施。全县各单位作为零基预算实施主体,要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具体部署要求,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2.改革落实情况。2025年我县立足本县实际,按照“以零为基、以人为本、以事定支、集中财力、动态激励”预算编制原则,积极推进我县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工作。
(1)三个基数破除情况。2025年预算编制根据“先定事后定钱” 的原则,打破政府预算、部门预算基数,所有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基点,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县直各部门和乡镇年度预算编制不受以往年度预算安排情况影响,大力压减部门一般性项目支出,2025年财政预算清理预算项目195个,压减资金1.07亿元。同时打破以往乡镇转移支付基数,综合考虑乡镇实际情况,按照城关乡镇、合并乡镇、国省干道沿线乡镇、其他乡镇分档安排乡镇转移支付资金。
(2)四项统筹开展情况。建立了专项资金统筹使用制度,加强了跨部门资金统筹、本级资金和上级资金跨层级统筹、财政资金和非财政资金统筹,加强了单位资金统筹,单位资金要全部纳入预算,打破部门界限、资金层级界限、资金来源界限,以县委、县政府重大规划、决策部署为引领,集中财力保障重点支出。将支持方向相近的部门小专项资金整合为县级大专项资金,新增县级专项资金4个,增加资金4000万元。
(3)五张清单梳理情况。根据部门上报的预算项目情况表,基本梳理了我县财政支出事项清单。2025年预算梳理了税收收入、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以及事业收入、经营性收入等,并以此为基础编制了2025年收入预算。全面梳理了我县银行账户清单,单位共有零余额账户、实有资金账户等444个银行账户,财政共有财政专户、零余额账户等25个银行账户。积极盘活梳理我县行政事业类资产、国企类资产、资源类资产,2024年共盘活资产收益5.37亿元。
(4)六大标准制定情况。我县初步建立了基本支出标准,预算编制同步下发部门预算编制通知及要求,开展预算编制培训,明确部门预算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基本支出标准。单位项目支出以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上级主管部门工作要求等为设置依据,大力压减单位一般性项目支出。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标准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事权配套执行。出台了《会同县行政事业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和办公家具配置限额标准》,明确资产配置限额标准。预算评审严格参照执行《湖南省省本级预算评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重点审核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完整性和预算的合规性、合理性、经济性。基本健全了绩效评价标体系,通过引入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对单位自评、部门评价、财政评价开展评价工作,对总体绩效目标及各项绩效指标完成情况、资金的投入和使用情况、财务管理状况等进行评价,出台了《会同县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等绩效评价管理文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零基预算改革推进有困难。一是部门利益难打破。以前传统“基数+增长”预算预算编制模式导致部门形成“护盘子、争资金”的惯性思维,而零基预算改革旨在从零开始评估支出需求,会受到各相关利益主体博弈的干扰。二是预算支出标准体系未完善。由于国省暂未出台指导性的相关规范标准,我县整体标准体系建设较为粗糙滞后。三是改革空间有限。我县经济基础薄弱,本级财力不足,严重依赖上级转移支付。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可用财力仅占47%,减去三保支出、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之后,可用于项目支出的资金规模非常有限。
2.财政收入质量待提升。税收方面:我县稳固定税源少,骨干税源缺乏,1-6月税收中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同比减少1375万元,下降27.86%。非税收入方面:1-6月非税收入落后序时进度2.24个点,占比却达到了33.18%。基金收入方面:受大环境影响,我县土地出让收入减少。
3.财政库款保障更加紧张。一是预算执行过程中追加支出过多,如医保铺底、年终绩效奖以及难以预计的各种上级部门要求开展的工作支出。二是加快上级专项资金拨付进度、偿还拖欠企业欠款。随着上级行业主管部门不断加强上级资金使用使用监督,特别是国债、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资金等专项资金的监督力度进一步升级,以及6月1日开始执行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关于工程项目款项支付的相关要求,财政支付压力骤增。三是国库新增分设三保户和专项债券户。今年省厅为保障三保资金和专项债券资金安全,要求三保和专项债券资金专户管理,导致库款资金腾挪空间变小,库款保障更加困难。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1.坚持改革攻坚。继续进一步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打破预算基数,改变固化格局,优化支出结构,持续提升预算编制的精准性、科学性、真实性。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一般性支出,加强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和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避免铺张浪费、重复建设。健全绩效管理机制,推动绩效管理由管理理念向有力措施转变,切实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严格规范预算执行,坚持月度用款计划审批制度。规范财政奖补政策,积极运用金融手段扶持企业发展、引导资金流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杠杆作用。
2.积极培育税源。一是培育本地税源。积极协调推动优质资产注入县属国有企业,做大企业规模,推动平台公司转型,创造更多税源。二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项目前期服务,确保洞天高速项目稳步推进,积极推动风电等重点项目尽快落地开工。三是强化税源管控。税务部门在强化税收分析调查的基础上,更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全面规范税源监控管理。税务部门和业主单位要同抓共管,引导建设单位在我县设立分公司,防止税源外流。
3.深入挖潜非税收入。一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国有资产台账,聘请第三方评估国有资产出让收入管理水平。引导产权单位科学合理定价,实现国有资产收益最大化。二是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所有行政事业单位收入一律纳入非税收入管理,资金全额缴入国库,杜绝体外循环。重点加强人民医院、职中、产业园区等专项债项目运营单位的收入管理。三是压实土地收入部门责任。国土部门要主动对接,摸清市场需求,创新方式方法,加大土地供应,切实盘活国有土地资源。
4.全力争资立项。发改部门要加大项目筹备和设计的指导力度,引导相关行业部门储备更多能落地、有效益、符合我县实际需求的项目。财政部门要加强对上级资金分析研判,引导单位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针对性地开展争资立项工作。同时对争资立项进度进行考核,定期向县人民政府报告完成情况,做到一月一排名,一季度一通报,年终算总账。全力保障争资工作经费,对争资成果突出的单位进行经费奖励。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做好2025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迎难而上、苦干实干,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财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