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30 11:57 信息来源: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分局
怀化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分局
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生态环境局的具体指导下,我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积极融入“五新四城”战略,紧紧围绕实施“1354”工程,全面推进我县生态文明和美丽会同建设,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关于2024年全县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
1.水环境质量。1-11月,县域内4个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达标率100%,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市第3,改善幅度排名全市第2,其中2个国考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全市第1,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县无黑臭水体,没有出现劣V类水体情况。
2.空气环境质量。截至11月底,我县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20.7微克/立方米,同比2023年同期30.5微克/立方米降低(变好)32.1%,排名全市第5。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9.7%,同比2023年同期96.4%提升(变好)1.3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2,空气质量综合指数(AQI)2.48。目前达成上级下达的细颗粒物(PM2.5)29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7%的考核任务。
3.土壤环境质量。全县土壤质量状况稳定,无疑似污染地块或污染地块开发利用不当,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事件发生。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党的建设,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一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力做好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二是严格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中心工作一起谋划、部署、推进,同时持续巩固意识形态阵地。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网络综合治理,加强舆情管控和信息报送。三是强化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每年度的“6·5”环境日、全国节能日及全国生态日等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手册1500余份,接待咨询群众80余人次,发布报道70余篇,同时积极联系各个乡镇同步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活动,今年以来各乡镇共开展26余次宣传活动,有效提升了全县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也进一步营造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未来”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强化生态建设,积极推进项目申报。一是全面推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在去年荣获第五批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授牌的基础上,今年积极开展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备案资料和验收申请已上报省生态环境厅。二是持续推进乡镇生态环境“底单制”和“底单交接制”工作,相关工作报道在中国环境报、怀化日报、掌上怀化等省、市级媒体刊登,工作经验获得广泛宣传。三是加强项目申报工作,2024年下达两个项目资金,金额2600万元,均已开工建设,申报入库项目4个,申报资金12150万元,目前正在申报项目1个,申报资金1100万元。同时争取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奖补资金9523万元,同比增加442万元。
(三)强化执法监管,确保全县环境安全。一是今年针对未批先建、未验先投、偷排偷放、危废储运等违法行为,先后出动执法人员530余人次,立案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6起,罚款26万余元,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14份。二是加强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通过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防范化解重大生态环境风险隐患“利剑”行动、环境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等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共排查企业270余家次,发现隐患20余处,现已全部完成整改。三是环境应急管理方面。完成了《会同县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会同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会同县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会同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等四个应急预案的发布,同时督促企业完成应急预案编制17家次。四是积极调处环境信访。充分利用红网、“12345”等举报平台,对群众所反映的环境污染线索及时调查处理,截至11月份共办结环境信访投诉举报36件,2件正在有序推进中,生态环境领域矛盾纠纷得到了有效化解,维护了社会稳定。
(四)强化污染防治,不断改善环境质量。一是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打好蓝天保卫战。2024年,我局依托县生环委开展各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同其他责任单位开展各项生态环境领域联合执法,持续推进秸秆禁、限烧区划分及秸秆综合利用等工作,同时深入开展秸秆禁烧、道路扬尘、建筑工地扬尘巡查,维护全县空气质量安全。二是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目前已完成5个任务排污口的整治销号,进度排名全市靠前。三是积极推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打好净土保卫战。持续推进危险废物专项整治行动,圆满完成“一住两公”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任务。
(五)强化改革攻坚,全面优化营商环境。2024年至今完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审批12个,核发排污许可证4个,全面完成全行业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工作。
(六)强化整改落实,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4年历经了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收到12件信访交办件,已责令整改5家,立案查处3家,罚款20.75万元,目前均已完成整改并上报办结,同年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对全省市县生态环境系统开展专项巡察,也圆满完成。截至11月,“夏季攻势”任务45项任务已完成44项,完成率97.8%,暂排名全市第4。污染防治攻坚战37项重点任务正在有序推进中。
(七)强化监督管理,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各种方式开展自查,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大力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二是持续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选派驻村干部2人,全力助推大罗田村乡村振兴工作。
(八)强化责任担当,严格落实人大、政协相关工作。持续抓好人大建议及政协提案工作。2024年收到人大代表建议3件,政协提案1件,在收到通知的第一时间全局成立专班,将任务分解到各股室,并安排专人跟进督办,同时及时与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见面沟通,承办的所有建议及提案均已经办结并得到代表和委员的认可,满意率达100%。
三、当前存在主要问题
(一)执法监管能力急需提升。生环、城管、住建、农业、公安等部门执法力度较为薄弱,环保相关执法装备和监测手段有待进一步加强,工作力量和工作经费与新形势下环保工作要求不匹配,难以满足新发展阶段生态环境工作要求。
(二)体制机制有待强化。县级空气质量创建办工作机制还未全面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自主开展大气污染巡查督查主动性不强,被动应付的较多,对交办的问题只是点对点整改,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区域之间、各级部门之间未切实落实各自职责,联防联控工作存在较大差距,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未能形成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攻坚合力。
四、2025年工作计划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1.加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
2.认真落实好党组第一议题制度;
3.认真抓好党建、组织人事和意识形态工作;
4.加强平安建设,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领域风险隐患;
5.认真整改落实巡视巡察反馈问题;
6.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二)靶向发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1.重点抓好特护期和中元节期间大气污染防治;
2.突出抓好省控站点周边大气环境问题排查整治;
3.努力解决烟花爆竹禁燃限放宽松软问题;
4.统筹抓好秸秆垃圾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
5.压实企业扬尘治理主体责任;精细化管控扬尘污染;
6.抓好餐饮油烟污染防治,全面完成县城夜宵摊整体搬迁;
7.狠抓“散乱污”企业源头预防和管控;
8.精准推进VOCs整治;
9.强化乡镇空气小微站监测数据结果运用。
(三)多措并举推进水污染防治
1.聚焦国省考断面上游风险隐患排查和问题整治,全面加强县城区流域生活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园区企业、造纸企业、牲猪养殖行业日常巡查监管,全面提升重点断面水质;
2.深化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全面完成第三批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2025年的4个问题排污口整治任务;
3.实施农村污水治理项目,系统解决非建制镇和农村大团寨集中污水收集处理难题;
(1)完成会同县巫水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及团河镇等11处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整治项目的验收及审计相关工作;
(2)加快推进会同县巫水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按时完工;
(3)完成会同县13个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综合整治工程。
(四)点面结合推进土壤污染防治
1.抓好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监管,完成“一住两公”任务;
2.争取启动原会同县东鑫锰业有限公司历史遗留废渣风险管控项目建设;
3.做好蒲稳乡阳溪村金矿区历史遗留废渣整治和怀化市会同县林城镇、坪村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2个项目入库工作,拟申报资金5109万元。
(五)深入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整改
1.扎实有效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和“利剑行动”;
2.常态化开展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回头看”;
3.全力抓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4.妥善处理生态环境领域信访问题,科学应对涉环网络舆情;
5.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加强执法监管效能。
(六)巩固拓展生态创建和制度创新成果
1.积极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探索推动美丽会同建设,编制《美丽会同建设规划纲要》;
3.持续深化乡镇生态环境机构和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和“底单制”和“底单交接制”;
4.加强工作力量,强化经费保障,充分发挥好县生环委办作用。
(七)切实推进法治建设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局长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年初召开的部门工作会议上对年度法治工作以及推进生态环境法治化建设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2.及时研究和解决本单位法治建设问题,并提出贯彻落实意见,切实落实对法治工作领导的主体责任。
3.加强部门法制机构建设,充分发挥法制机构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作用。
4.组织学法、强化意识。在每月工作例会上安排2-3名干部职工组织学法,从而整体提高全体干部职工法治政府建设意识。
(八)高位推动我县重点工作
1.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好重大项目;
2.推进落实人大建议及政协提案工作;
3.全面完成市对县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考核任务;
4.不断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