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乡镇信息公开目录 > 若水镇政府 > 规划计划

若水镇2015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5-12-09 00:00 信息来源:会同县人民政府

2015年,全镇上下坚决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以保稳定、促和谐、抓项目、惠民生为抓手,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全镇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为“十三五”规划开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年来,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在农业生产方面,瓦窑、翁顶等村的优质、无公害优质稻种植基地、黄家团村的西瓜种植基地、白羊村的苗木花卉基地等种植产业成果喜人;灵芝种植大户黄费友、香菇种植大户金剑、欧华元,西瓜种植大户陈兴发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大户,鼓励和带动了更多的农民群众致富,截至2015年底我镇共有专业合作社12个。在林业生产方面,去年镇党委、政府继续狠抓封山育林,完成县下达的造林生产任务2000亩。加大对山地的综合开发,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林业的持续发展。计划在2015—2020年投资2000万打造一个罗汉松种植基地,目前已规划完成300亩,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完成了项目的25%。在畜牧、水产业方面,坡塘、架坪村的山羊养殖基地,翁堆村的肉牛养殖基地檀木村的生猪养殖基地,塘枧、地四方村的土鸡、土鸭养殖基地等等养殖业进一步得到健康发展,地四方村泥鳅养殖户杨运国在群众中颇具影响力,吸引了一大批的农民工返乡养殖创业致富。在工业商贸发展方面,立足于本镇实际,以基础设施建设、电力等项目为依托,顶住经济下行压力,保增长、寻机遇、求突破,实现了工业发展的平稳发展。长田电站技改投入资金1800万元,增效扩容1500KW,坡塘的风力发电、八宋的光伏发电等一大批项目有望落地,工业规模将不断壮大。集镇路面油化,黄茅农贸市场的新建投入使用、若水农贸市场改造规范,使商贸活动日趋活跃,若水处于洪江古商城与高椅古村中心地带区位优势日趋明显。在财务管理方面,镇村两级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保重点保运转,变被动抓收为主动抓收,内外齐抓,严肃财经纪律,紧缩开支。同时严把接待关,严禁超标接待,规范小车管理,确保了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完善村账乡管制度,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加强了财务监督管理。

一年来,基础设施得到新改善。一是若水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并投入使用,规范了市场管理,改变了集镇“脏、乱、差”,消除了安全隐患,全面提升了集镇的面貌。总投资110余万元的黄茅农贸市场建成并投入运行,结束了黄茅无农贸市场、以路为市的历史,群众反映良好。二是集镇提质改造,进行1.5公里集镇路面油化,方便了百姓出行,提升了集镇的品位;完成了黄茅农贸市场路段的路灯安装,解决的群众多年期盼的问题,使学校和集镇连为一体。三是通过“一事一议”奖补、农村人饮工程、冬修水利项目等,各村多方筹措资金在村、组级道路的硬化、防洪堤的建设、自来水项目、农田水利项目、机耕道修建等方面全面实施,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方便了百姓的出行,保障了农业生产生活。四是创卫工程全线铺开,垃圾收集池、焚烧炉等创卫设施基本到位,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观。瓦窑、地四方、望东、黄家团、抱蓬、架坪、黄茅团等村进行村容亮化,投入资金80万余元,共安装路灯289盏,大大改善人居环境,保障夜行安全,提高了百姓的幸福指数。五是积极推进“六小一中心”建设,若水和黄茅共新建小套房50套,改造15套,目前已基本竣工,入住后将大大改善了干部职工的居住条件,让干部职工能够安心地工作,全心地为群众服务。

一年来,民生社会事业有了新发展。2015年我镇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计划生育、社会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四个一票否决工作,社会事业取得明显进步。社会综合管理成效显著,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通过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平安医院”、“平安学校”、“平安家庭”等一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加强信访调纠,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大安全监管措施,安全隐患大排查,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社会综合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全镇无重大的民转刑、重大刑事案件和安全生产事故发生。2015年,我镇被评为县级“平安乡镇”,抱蓬、吉巢、地四方村被评为县级“平安村”。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通过抓责任落实,推行计生月例会制度和积极落实计划生育优惠政策等措施,稳定了我镇的生育率,提高了人口素质。2015年共出生238人,其中政策内出生196人,政策外出生44人,计生率82.35%,统计准确率98%,落实计划生育手术176例,落实率为96.7%。惠农利民政策有效落实。农村转移支付、粮食直补资金、粮种补贴资金、退耕还林资金、农机购置补贴等足额发放到位,全年共计发放粮补资金180余万元,退耕还林资金30余万元,农机补贴18.4余万元,使广大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开展顺利,2015年全镇共19310人参加新农合,参合率达96%。补偿住院费用达700余万元,门诊补偿22030余人次,补偿门诊费用100余万元,大大减轻了参合群众的看病压力,有效预防了因病致贫。2015年新农保参保人数10522人,参保率为100%,全年我镇年满60岁的享受新农保资金达到280余万元。扶贫工作成果显著,2015年零星、翁坪、板山三个村实现贫困户全部脱贫,古楼、里龙、望东、八宋、坡塘、长田、翁顶、塘枧、抱蓬等村扶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将产业扶贫与基础扶贫相结合,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化,加大技术培训与指导,鼓励自主就业、创业,加快脱贫步伐。

一年来,干部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一是以“三严三实”学习等活动为契机,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党员廉政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热心接待群众,切实为群众办实事。便民服务大厅全年“一站式”集中办理各类事项2272件,办结率100%。二是扎实开展“一进二访”等活动,持续时间三个月,全镇干部职工共走访群众1232户,并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长期跟踪帮扶,切切实实地为群众解决难题。三是健全干部管理机制,制定《若水镇干部职工管理条例》,确保了政府干部作风建设有章可循,使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通过制订制度,明确责任,加强学习,上下考评,全镇干部职工的作风转变明显,工作能力大幅提升,集体战斗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有了大幅的提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仍然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财政基础比较薄弱,可用财力有限,各项投入资金严重欠缺,在全面建成小康进程上还有差距;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特色农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调结构、转方式、树品牌的任务依然繁重;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带领群众办公益事业、改善人居环境能力不强;交通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特别是乡镇合并后,抱蓬、翁顶等村到镇办事极为不便;历史遗留问题处理难度大,社会建设又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安全生产、计划生育、信访维稳等基础工作压力依然较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