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乡镇信息公开目录 > 若水镇政府 > 规划计划

若水镇2016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7-01-15 00:00 信息来源:

2016年我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实际,抢抓机遇,大力实施“富裕若水、文明若水、生态若水、和谐若水”的发展战略,各项工作勇创佳绩,走出一条既打牢经济基础,又彰显若水特色优势,增进民生幸福的科学发展之路,一年来我镇的主要工作如下。

——党的建设呈现新面貌。为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切实加强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6年我镇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镇27个党支部全部按时保质完成了四个专题的学习讨论,并较好地解决了党员身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完成基层党建7项重点任务,实现21个村(居)的远程教育设备与民生服务站有机结合。扎实推进村级合并,减少了13个行政村,完成县下达任务的130%,对合并后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了规范调整,资产全面进行了清理和优化利用。2个软弱涣散党组织成功转化。同时,创新机制,积极开展“十星级评比、民主生活会、送党课下基层”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抓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全镇今年共发展党员10名,为党的肌体注入了新鲜血液.党的建设呈现出新面貌。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2016年镇域生产总值增长8%,达到3.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78亿元,同比增长8%;2016年完成财政收入1149.46万元,同比增长7%;2016年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400元,同比增长9.5%。农业方面,全镇共新增专业合作社4个,新增年营业收入50万元农业大户4户,集中连片200亩以上的种植户4户,打造了以地四方、瓦窑、翁顶等村为中心的生态米示范基地,以八宋村铁皮石斛、檀木村灵芝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以黄茅、架坪、东风等村苗木花卉,涌现出了以花卉种植大户胡建国,西瓜种植大户陈健等为代表特色农产品种植大户。林业方面,以保护和增加森林植被为目标,以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为手段,林业蓄积量达到110万立方米,实现了林业的持续发展。目前全镇有油茶为主的天然经济林1660余亩,以柑橘、杜仲、板栗、杨梅等为主的人工经济林600余亩,建立会同“万亩无患子生物能源林”若水示范基地,带动全镇农林产业取得较大突破。畜牧水产方面,若水、八宋、翁堆等村的肉牛养殖,檀木村的生猪养殖基地,塘枧、长田、里龙等村的土鸡,地四方村泥鳅养殖,均实现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上,截至2016年12月,全镇生猪出栏14695头,存栏13105头,肉牛出栏780头,存栏2245头,山羊出栏9456头,存栏9450头,家禽出笼248517羽,存栏189074羽。各项指标如期实现,为我镇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新改善。一年来,完成疏浚渠道20公里,完成防渗引、排、田间渠25.1公里,改良土壤1000亩,完成机耕道建设4.1公里。道路硬化建设、畅溪护堤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村级活动中心、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的有序推进,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积极改善镇政府干部职工办公住宿条件,推进“六小一中心”建设,完成小套房、改造房的配套设施,极大地改善了干部职工的办公生活条件。

——社会稳定迈上新台阶。成功创建市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加快了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和监管能力建设,完善了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和风险与绩效评估机制,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开展安全生产法律知识和责任意识教育专门培训,开展防汛救灾应急演练和消防应急演练;加强对渡口,道路防灾减灾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突出重点整治,扎实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四大整治”行动,对经营单位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实现了全镇的安全、和谐、稳定。社会综合管理成效显著,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通过完善镇村两级综治网络机构,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开展“大接访、大走访”活动,集中解决了一批矛盾纠纷及苗头隐患,全力把信访矛盾问题化解在基层;深入开展“平安家庭”、“平安村”、“平安学校”、“平安林区”等一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及时化解重点工程建设中的各种纠纷和隐患问题,有效地开展了反邪教警示教育、农贸市场集中整治、应对突发事件等专项活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社会综合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确保了社会大局总体保持和谐稳定。2016年,我镇被评为“市级综治维稳工作先进乡镇”、“市级平安乡镇”。

——社会民生事业取得新成效。一是脱贫攻坚效果明显。2016年通过后盾单位、镇、村的共同努力,大力实施产业开发、雨露计划、易地搬迁、危房改造、贷款贴息等多种形式帮助贫困户脱贫,现行标准下1014个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其中8个贫困村共195户739人脱贫,5个非贫困村共84户275人整村脱贫,八宋村实现贫困村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1.33%。全年共安排扶贫专项资金494.1万余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299万元,用于产业发展195.1万元;省红十字会扶持八宋村投入资金120万元建成铁皮石斛中草药产业基地;年共发放小额贷款582.5万元,进行贷款贴息84130元;雨露计划申报并认定39人纳入春季职业教育培训;安排2批次11人到安江农校参加产业发展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15户55人,易地扶贫搬迁26户102人,社会保障兜底7户17人,生态护林23户77人,多途径扶持保障脱贫成效。二是计生工作再创佳绩,荣获“县级先进乡镇”。2016年国家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再婚夫妇,各有一个子女的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通过诚信计生、计生例会和5.29活动的开展,计生政策法规家喻户晓,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16年全镇出生248人,其中政策内生育238人,政策外生育只有10人,计生率达到95.96%,性别比102,实施计生手术106例,上环84例,结扎22例,准确率达100%,统计准确率100%。三是各项惠民政策资金如期发放。农村转移支付、粮食直补资金、粮种补贴资金、退耕还林资金、农机购置补贴等足额发放到位,全年共计发放种粮补贴资金191万元,退耕还林资金53066元,农机补贴7760元。同时,投资12万元对敬老院进行维修改造,改善五保人员的生活环境。

——执政水平有了新提升。我镇充分发挥镇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镇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一是顺利完成各项换届选举工作。我镇认真贯彻中央的“九个严禁、九个一律”、省委的“约法三章”、市委的“十个一律”的要求,规范程序,严明纪律,顺利完成了镇党委、人大、政府换届工作和建制村合并工作,做到了“统筹安排、上下联动”,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保障机制,注重对软弱涣散党支部的整顿转化和对后进党员的教育帮扶,通过抓先进促后进带中间,切实增强农村党员的政治荣誉感,提高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四是完善了镇机关管理制度、机关干部考核制度和镇村干部“勤廉双述”制度,从制度的具体落实和严格执行上抓好机关作风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