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7 14:34 信息来源:会同县卫生健康局
会同县卫生健康局
2025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强基计划”加力扩围。一是强化要素保障。省委、省政府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每人94元提高至每人99元。县财政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下拨卫生院运行经费350万元用于保障乡镇卫生院日常运行。二是强化技术支撑。先后在广坪、坪村、团河等卫生院开展胸痛单元建设,主动与湖南医学院总医院协调,与总医院心电中心平台端口对接,可上传高清医学心电影像之总医院由省市专家会诊,目前,已上传高清医学影像200次,转诊危重病人11人。三是强化学科建设。支持基层基础性、交叉性学科建设,坪村卫生院精神康复科常年治疗精神障碍患者200余人,团河卫生院筹建区域内血液透析中心,堡子镇卫生院糖尿病专科已投用。四是强化科技赋能。投资200万元用于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及县域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项目,现已完成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人工智能诊断全覆盖。
2.“十五五规划”提前谋划。一是明晰功能定位。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县中医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为补充,以乡镇卫生院为网底,推动我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均衡布局。现已与第三方服务团队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初步方案和思路。目前,“专项规划”正在编制中,7月上旬完成规划初稿。二是明晰主体思路。“十五五期间”,卫生健康系统的主体思路为聚焦国家增量存量政策,聚焦医疗卫生新场景、新业态,聚焦构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聚焦基层医疗卫生能力提升,聚焦中医药传承创新,聚焦重点人群健康,聚焦民营医院发展等方面发力,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三是着力落实项目包装。在6个方面共包装重大项目21个,投资约为17.66亿元。
3.省级边界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有力有效。一是常态化开展对口帮扶。县人民医院与省市三甲医院建立长期对口帮扶机制,湖南医学院总医院常态化派驻10名医疗骨干下沉至临床科室,县人民医院派出20名医疗骨干赴省级三甲医院学习进修。二是常态化开展学科建设。在上级医疗专家的帮扶下,县人民医院开展4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目前神内、神外、心内、普外4个临床科室已经取得评审资格。三是常态化开展三四级手术。以三四级手术提高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县人民医院在建设省级边界类区域医疗中心,着力提高三四级手术质量和数量,目前,已成功开展大型三四级手术20台次。
4.医疗体制改革顺利推进。一是医共体建设初见成效。以家门口看病工程为试点,推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将坪村镇卫生院纳入人民医院分院管理,出台《会同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方案》明确在3年内建设全域医疗共同体。二是落实分级诊疗。落实家庭医生签约,一般人群签约率达41%,重点人群签约率达100%,落实基层首诊制度,形成“大病上县市,小病在乡镇,慢病回基层”格局。三是部门协同。推行医保DIP付费支付改革和医保即时结算,保障医疗机构运转有序。率先在全市推行医保门诊支付制度改革,医保基金使用进一步向基层倾斜。四是巩固和拓展基本药物制度。加大处方点评力度,现已点评处方54104张,发现不合理问题758个,遏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势头。
5.健全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坚持预防为主,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正在申报县疾控中心整体搬迁项目,深化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医防融合,高质量完成11大项55小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强化学校、医院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全县未暴发一起重大疫情。
6.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一是夯实基层中医药基础。巩固拓展18个建制乡镇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全覆盖成果,实施18个建制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提质升级工程,基层卫生院中医馆均可开展5种以上中医适宜技术,坪村镇中医馆获评省级旗舰中医馆,新增“西学中”20人。二是增强综合医院中医力量。县人民医院组织专业力量开展民间验方挖掘,开发4种具有会同特色的中药制剂。三是发挥中医医院诊疗特色。县中医医院将4种临床路径清晰的病种纳入中医门诊管理,目前,已有1200名群众享受优质便捷的中医门诊服务。
7.项目建设如期推进。县第一中医医院已完成主体工程,实物工作量已达1.2亿元;幸福家园项目已完成地面一层建筑施工,完成实物工作量500万元;金子岩卫生院项目建设已进入详勘阶段,完成“三通一平”;完成计划申报项目35个,争取资金17.87亿元。
8.重点人群保障有力。持续贯彻落实《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工作方案》,督促各部门落实生育优惠政策,全力发展0至3岁普惠托育机构,已认定4家普惠托育机构。在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医院开设老年学科,乡镇卫生院设置高血压门诊全覆盖,孕产妇死亡率连续3年为0。
9.民生实事如期推进。二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现已全面完成,家庭医生签约完成10.68万人,完成任务的118.53%,全面完成52名乡村医生培训任务,完成新生儿疾病筛查661人,完成任务的51%。
二、存在的问题
1.医疗体制改革有硬伤。一是乡镇卫生院运转困难。乡镇卫生院因保障不到位、医疗能力不足、优秀人才不足等多种因素叠加,乡镇卫生院医疗收入呈下降趋势,导致乡镇卫生院运转艰难。二是三四级手术量不达标。衡量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水平高低,三四级手术量是重要的考核指标,我县的三四级手术量不达标,是医改考核被扣分的原因之一。三是公立医院负债率偏高。数据显示,我县两家公立医院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负债率均超过50%,尤其是县中医医院负债率超过176%,超过省定标准50%。个别乡镇卫生院负债率高达80%,入不敷出现象突出。
2.个别项目推进滞后。金子岩侗族苗族乡卫生院尚未全面开工。该项目已完成“三通一平”,但由于缺乏资金,项目一直无法全线开工。
3.人口出生不及预期。出生报表显示,前9个月我县共出生人口679人,死亡76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3.12%,我县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加明显。
三、2025下半年工作打算
1.以基层为重点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均衡发展。积极谋划推进医疗卫生强基工程,落实区域医疗中心功能定位,以紧密型医联体为抓手推进县域服务能力整体提升,推进资源薄弱县常态化巡回医疗全覆盖,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增效。
2.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维护公益性的运行保障机制。加强党对卫生健康和医改工作的领导,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以县城为单位全面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推进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以公益性为导向,推进公立医院编制、医疗服务价格、薪酬等动态调整,创新医疗卫生监管手段,加减并举稳定公立三级医院医疗床位规模,优化调整二级公立医院功能定位,推进落实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政策。加强廉政建设,大力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3.坚持预防为主。促进社会共治、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持续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全面提升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核心能力。大力推进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会同行动,推动重大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和早筛早诊早治,推进基层慢性病多病共防共管。
4.大力实施“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持续推进扩人员、提能力、上水平、优服务。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集中全系统力量,在儿科服务、心理和睡眠门诊服务、血液透析服务、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托育服务、血费减免、健康知识宣传等方面实施8项为民服务实事,加强工作调度,确保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5.坚持中西医并重。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强中医优势专科、西学中人才队伍建设,谋划实施“新时代神农尝百草”行动。
6.研究促进生育政策,扩大老年健康服务供给。落实好一揽子生育支持政策。开展早孕关爱行动,推进老年上门护理服务。推进医育、医养结合,着力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引导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延伸开展托育或医养结合服务。
7.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进卫生健康重大科技攻关,深化医教协同,加强薄弱学科和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加强医学生和医务人员人文法纪教育,积极培养医防管交叉复合型人才。
8.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工作和血液保障,有效防范生物安全风险隐患,维护好行业安全稳定局面,有序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9.助力促消费、稳增长、增后劲。积极推进卫生健康领域“两重”“两新”工作。提高医疗卫生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发展健康产品、治未病和特需医疗等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