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18 10:49 信息来源:县发展和改革局
——2025年7月29日在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
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胡 波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县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及中央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实情况汇报如下,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围绕第十八届县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全会决议要求,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认真贯彻中央一揽子增量政策,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积极融入“五新四城”战略,深入实施“1354”工程,着力推进“七大攻坚”,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全力以赴稳增长、攻工业、抓项目、扩内需,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向新向好。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地区生产总值(GDP)。1-6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83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7%,同比增长6%,排全市第9位。(含高新区、经开区,下同)。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月同比增长13%,排全市第3位。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月完成27.86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1%,同比增长15.4%,排全市第7位。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月累计完成14.99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6.21%,同比增速5.6%,排全市第11位。
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月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966万元,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的51.58%,同比增长3.57%,排全市第4位。其中地方税收完成24032万元,同比增长5.01%,排全市第5位。
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79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5.26%,同比增长6.3%,排全市第5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23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8.3%,同比增长6.1%,排全市第9位。
(二)主要运行特点
1.工业:抵御挑战,稳中向好。按照全县两会关于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新能源等产业建设的安排部署,全力应对经济下行等不利因素,落实助企帮扶等中央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一是工业经济实现了逆境增长。从三大行业划分产值情况来看:制造业同比增长16.9%;水、燃气供应业同比下降2.5%;采矿业同比增长11.0%;从产业链产值情况来看:电子信息产业链实现规上工业产值为1.72亿元,同比增长39.6%;竹木精深加工产业链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84亿元,同比增长31.5%;生猪全产业链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93亿元;同比增长100%;箱包皮具产业链完成规上工业产值3.98亿元,同比下降14.7%。同时,1-6月完成外贸进出口2.6亿元(预计数),同期增长12%。二是助企帮扶成效明显。深入开展“送解优”等活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的若干措施》等政策,走访服务企业928家次,发放宣传资料2300余份,解决各类问题93个。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支付各类奖补1455余万元,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5家,新增专精特新企业6家。三是“五好园区”建设呈现新局面。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园二期、竹产品绿色低碳产业园等新厂区建设。截至目前,箱包产业链二期与三期、竹帝竹业、会同RCEP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同建拉链、会帆软包等项目实现投产达效。
2.农业:防汛抗灾,稳中提优。按照全县两会关于大力推进生猪全产业链、医药大健康产业等建设的安排部署,我县沉着应对6月持续强降雨汛情,积极开展生产自救,确保了农业稳步增长。1—6月,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7.36亿元,同比增长3.0%;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33亿元,同比增长6.9%。一是重耕稳粮促生产。严守耕地红线,全年全县计划落实粮食播种面积29.96万亩,超额完成粮食生产面积29.98万亩;完成夏收油菜12.9万亩,产油菜籽1.454万吨。二是突出特色抓产业。推进水稻制种大县建设,常年水稻制种达2万亩以上;推进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基地建设,998头国家级核心种公猪站已正式投产;中医药以淫羊藿、野菊花为主打,完成中药材新种1.3万亩,其中建成集中连片千亩淫羊藿基地建设7个,是全国淫羊藿品质最好、种植面积最大的县;竹木产业完成竹林流转面积7万余亩,建成金竹楼脚村500亩楠竹高质量培育示范基地,营造杉木新一代良种推广示范林200亩;同时,着力推进茶叶、魔芋、蔬菜、柑桔、油茶、獭兔等产业提质发展。三是塑造品牌创亮点。依托“神农故里,药乡会同”品牌,加强宣传推介,有望获批“中国淫羊藿之乡”和获得农业农村部2-3个淫羊藿新品种认定。正在申报“会同竹笋”由农产品保护产品转换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3.服务业:多点发力,逐步复苏。按照全县两会关于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等建设的安排部署,认真落实“两新”等中央一揽子政策,服务业稳步向好发展。一是全面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1-6月,我县数码、家电和家装产品“以旧换新”消费补贴7136笔,补贴596万元,带动消费3732万元。(汽车、电动自行车消费由省商务厅直接补贴,不在县级统计范围内)。二是大力实施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截至目前我县新登记经营主体892家其中企业289家、个体工商户603家,完成个转企19家。三是切实加快文旅融合发展。举办第五届省旅发大会,油菜花节活动得到人民日报头版推介,持续推进会同连山神农大健康农旅融合、高椅古村创4A基础设施提质升级、会同田野诗班精品旅游等项目建设。半年来,预计接待国内游客122.68万人次,同比增长13.45%,游客总花费11.05亿元,同比增长13.65%。
4.项目投资:稳步推进,初见成效。按照全县两会关于大力推进项目投资等安排部署,认真落实扩大有效投资等中央一揽子政策,重点项目建设、争资立项、招商引资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一是聚力项目建设。2025年县重点建设项目共102个,其中新建项目58个,续建项目44个,年计划投资85.03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工64个,开工率62.74%,其中,市重点建设项目22个(包含省重点2个),广坪风电场、县二水厂及其配套管网建设等项目进展较好,已开工20个项目,2个项目未开工,开工率90.9%。二是聚焦争资立项。截至目前,三类资金共获批5.78亿元,其中,预算内资金4762万元、超长期国债资金9290万元、专项债资金已发行4.37亿元。三是聚能招商引资。围绕着我县箱包、竹木、生猪等7大产业链进行精准招商,成功引进重大产业项目20个,其中1—2亿元的项目7个,2—5亿元项目11个,5—10亿元项目2个,总计总投资达46.21亿元,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5.财政金融:运行平稳,保障有力。按照全县两会关于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以上的安排部署,认真落实重点民生支出、减税降费、降准降息等中央一揽子政策,积极推动财政金融创新发展。一是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良好,收入结构不断优化。税收收入中,非税收入占比33.18%。深化零基预算改革,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民生领域支出占比达到89.86%,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税收方面,大力实施“三送三解三优”行动、开展“税收赋能”活动、提供“专班服务”,上半年我县减、免、退税费共计金额8612万元,包含征前减免6387万元,其他减、免、退税费2225万元。二是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落实降准降息让利,切实为企让利,降低融资成本。1—6月,“湘信贷”融资平台授信户数663户,授信总额36231万元,放款总额20163万元;全县各项存款余额218.71亿元,同比增长9.4%;各项贷款余额107.51亿元,同比增长11.08%。全县普惠型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37%,同比下降0.65个百分点。全县不良贷款余额1.46亿元,不良贷款率1.39%,保持在稳定区间。对到期企业贷款实行无还本续贷或展期政策,有效地缓解小微企业还款压力。
6.城乡发展:统筹推进,步伐加快。按照全县两会关于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构建县域发展新格局的安排部署,认真落实开放等政策,促抓了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和生态创建工作。一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优化区域开放格局,全力推进怀化国际陆港会同港、洞天高速公路、公铁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城市更新力度,实施二水厂及配套管网建设、老城区地下管网提质改造、城市污水收集管网提质改造、2024年老旧小区提质改造续建等项目。加快乡镇基础建设,朗江至漠滨公路续建已完工,G209坪村至林城公路改建工程(一期)、广坪苏溪口至炮团公路进入扫尾阶段,会同县宝田茶旅田园综合体建设等项目进展顺利。二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新识别监测对象36户95人,风险消除监测对象365户1074人;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1377个;2025春季“雨露计划”和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正在审核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改)建户厕600个,新建公厕6个,完成4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积极推广“五村联创”模式,林城镇和连山乡“六村联创”工程、青朗至漠滨乡村振兴侗苗文化示范长廊建设顺利推进。三是努力探索生态文明创建。深入开展中央交办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自查自改工作,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实施会同县巫水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7.2%,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推动碳票工作有序开展,2025年4月成功获得湖南省首张湘林碳票:广坪国有林场持有的湘林碳票〔2025〕第001号估价约300万元。
7.社会民生:持续改善,福祉增进。按照全县两会关于围绕“让人民满意”目标,扎实做好民生实事的安排部署,认真落实促进就业、加大对特定群体的支持力度等中央一揽子增量政策。一是狠抓稳岗就业。通过“五做五提升”举措,推进“链上就业”和“家门口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956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013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324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80人,新开发组织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765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笔3491万元,创业带动就业696余人;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平均在0.6%,继续控制在4.5%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与全省、全国保持一致,控制在5.5%以内。二是狠抓社会保障。民政方面,加大对特定群体的支持力度。今年以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和孤儿基本生活费均按政策调整提高,1-6月累计发放低保资金1736.4361万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535.721万元、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费152.0747万元、特困人员丧葬费16.3352万元、临时救助金66.29万元。社保方面,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从每月139.41元提高到167.82元,发放机关社保、企业社保、城乡居保共计36417.19万元;认定工伤107件,发放工伤保险待遇675.84万元;失业保险金发放551人103万元。三是狠抓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着力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实施会同一中改扩建、第二幼儿园新建等项目。着力提升素质教育,精心打造“粟裕大将”、“田野诗班”思政精品示范课,承办全省乡村少年宫现场会,广坪中学被教育部评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考本科上线率64.6%,较上年增长2.84%,特控上线率31.5%,600分以上45人,职中对口高考本科上线18人,高考综合指标全市领先。四是狠抓医疗卫生建设。“强基计划”加力扩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每人94元提至99元。推进省级边界类区域医疗中心、县第一中医医院等重点项目建设,实施18个建制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提质升级,支持坪村、团河等卫生院的学科建设,实现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人工智能诊断全覆盖。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落实分级诊疗,巩固拓展基本药物制度,重点人群保障有力,传染病防控、疫苗接种等有序开展。
二、存在问题
(一)工业抗风险能力不强。我县箱包、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尚未形成强大的产业链,对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规模企业少,产业结构偏传统,创新能力不足,高附加值产业占比低,依赖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的模式难以抵御市场波动,面对关税之争、原材料价格上涨、需求萎缩等冲击时,抗风险能力薄弱。
(二)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加工层面,产业链延伸不足,深加工企业少,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生产层面,小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地块细碎导致大型农机利用率低,规模效益难显,生产成本偏高。科技层面,测土配方施肥、智慧农业设备普及不足,农产品品质与发达地区差距明显。品牌方面,还存在品牌影响力不够、市场知名度不高等问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空间有限。
(三)服务业创新融合不够。传统服务业占比较大,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具有影响力的服务龙头企业。旅游资源缺乏整合,“文旅+”“体育+”融合发展不够,特色不突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住宿、餐饮、房地产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短板,有待加快转型升级。
(四)基础建设依然不足。交通方面,国际陆港会同港尚在建设当中,县、乡、村级公路等级有待提升,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城乡方面,管线老化、停车位不足、适老化设施缺失等问题普遍。医疗卫生方面,部分乡镇卫生院病房条件差、设备不足,专业人才匮乏,难以满足基层就医需求。此外,农村学生流失,城市教育配套建设滞后于人口导入速度,等等,这些短板亟待通过不断改善加以补齐。
三、下半年工作建议
下半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咬定两会目标不动摇,真抓实干,奋力进取。
(一)着力推动工业经济爬坡过坎。一是做强做大箱包产业链。完成年产1200万只箱包三期工程,推动拉链、印染织布两大子产业链建成投产,通过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展览等活动,打响并擦亮会同“千千客”品牌,全年实现箱包产业综合产值40亿元以上。二是做专做全电子信息产业链。大力发展微型电机及上下游产业,推动鑫吉汇实业安防监控与数据线、立荣电子微型电机、军蓝一航军民融合和蓝鲲工业摄像头模组等项目建成达产。三是做快做好新能源产业链。推动广坪风电场建成发电,加快宝田、蒲稳、罗皮冲三个风电场建设,鼓励自然人和非自然人居民屋顶光伏电站开发,积极引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
(二)着力推动农业破茧成蝶。一是加快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基地建设。围绕入列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目标,推动林城镇龙坡育肥场顺利投产,完成金子岩乡元贞、马鞍镇闹溪二期、地灵乡江边等育肥场和广坪杨家渡2400头父系核心原种场项目建设,积极引进中粮集团,实现年出栏生猪50万头以上。二是加快绿色低碳竹产业园建设。以打造全国“以竹代塑”示范县为目标,全力推动浙江大庄、江西竹帝项目建成投产,着力提升产业能级,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加快家具产业聚集发展,努力形成规模效应。
三是加快南方“药谷”种植基地建设,围绕打响“神农故里、药乡会同”中医药产业品牌,依托北京盛诺基、众鑫农业、九境堂和云寨公司等企业,扩大淫羊藿、黄精、野菊花、茯苓、钩藤、草珊瑚等中药材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争取通过“中国淫羊藿之乡”认定。
(三)着力推动服务业焕发活力。一是焕发生态文旅活力。持续打造“五朵金花”文旅品牌,加快推进宝田茶旅田园综合体、高椅古村创4A基础设施提升等项目建设,举办旅发大会等活动,全年接待游客25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收入23.5亿元以上。二是焕发商业消费活力。加强宣传引导,认真落实“以旧换新”等提振消费政策,助力消费回升向好。积极拓展新的消费场景,改造提升老商圈、建设乡镇商贸综合体,举办各类节庆促销活动,规范发展夜市经济、地摊经济,联合电商平台打造会同IP商业高地。同时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优化支付便利度,让群众愿消费、敢消费,推动商业消费既接地气又有活力。三是焕发住房市场活力。全面落实各项房地产政策,规范房地产开发、销售、中介等环节的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合理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
(四)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年”活动有声有色。一是狠抓招商引资。以“湘商回归”“怀商回怀”“会商回会”为重点,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精准招商,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做好项目的跟踪服务,提高项目的签约率、落地率和开工率。二是狠抓项目建设。全力以赴压紧压实项目推进主体责任,抓好全年重点项目建设,特别是针对建设进度缓慢的项目,倒排工期,攻坚推进,确保项目按照计划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三是狠抓争资立项。深度解读国家和省级产业政策、投资导向,重点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领域,谋划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符合政策导向的优质项目,确保项目与上级资金“供需匹配”。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向上汇报争取,确保完成全年13亿的目标任务。
(五)着力推进城乡发展宜居宜业。一是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以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和省级森林城市创建为抓手,加快推进城区二水厂及配套管网建设,会同县老城片区地下管网提质改造项目、城市污水收集管网提质改造工程、13个老旧小区改造续建等项目建设。二是持续提升改善农村环境。规范农村建房质量安全管理,加强住房质量安全监管、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抓好会同县林城镇、连山乡“五村联创”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三是持续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抓好怀化国际陆港会同港建设、洞天高速、S342线会同九洞口至大石板公路、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建设等项目建设。四是持续提升生态创建特色。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以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抓手,稳步实施“双碳”工作,大力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林下经济等工作,努力争创全省碳汇交易试点县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六)着力推进社会民生保障有力。一是扎实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抓好精准扩面参保,确保城乡居民医保、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健全低保动态调整机制,切实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加强养老服务,推进医养结合,完善留守儿童、残疾人关爱体系建设。二是扎实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推动“链上就业”模式,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积极发展就业帮扶车间,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鼓励各类城乡劳动者根据市场需求返乡就业创业。三是扎实做好文化教育工作。全力抓好一中、第二幼儿园等项目建设,推进乡镇学校提质改造和设备更新,着力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切实兜牢校园安全底线,全面提升素质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全市继续领先。四是扎实做好医疗卫生健康工作。推进第一中医医院、幸福家园等建设,落实好一揽子生育支持政策,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以区域医疗中心、密型医联体为抓手,推进县域服务能力整体提升。五是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工作。严格监测程序,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应扶尽扶。抓牢织紧控辍保学“防护网”,巩固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精准落实产业就业、兜底保障等针对性帮扶措施,拓宽就地就近就业渠道,确保就业规模和收入只增不降,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七)着力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纲举目张。一是抓关键节点。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按省市要求和部署的时间节点,抓好十五五《纲要》和16个专项规划编制,在12月两会时,提请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县规划《纲要》草案。二是抓指标目标。结合县情实际,对标国省市《基本思路》指标体系,认真测算和设置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5个类别24项代表性指标,强化与上级规划衔接,预留调整弹性,确保规划目标的前瞻性和可达性。三是抓内容支撑。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纲要》和16个专项规划内容,使之贴近县情实际,符合群众期盼,富有可行性和操作性。四是抓“三个重大”。立足全局谋划“十五五”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主动汇报,定期调度,紧密跟进部委、省厅、市局规划动态和我县“三个重大”纳规事项进展,争取更多会同元素入笼。
总之,下半年我县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任务艰巨。我们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各项政策措施,全力以赴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