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25 17:18 信息来源:会同县人民政府
湖南省会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2016—2020年)
湖南省会同县“十三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
湖南省会同县发展和改革局
编制“十三五”规划组织机构及人员名单
一、会同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顾 问:杨陵俐 周立志
组 长:向华
副组长:黄浦江 梁博清
成 员:彭清跃 佘朝华 王道惠 肖志友 林 明 王 毅
夏昌均 黄 高 佘乐欢 杨小玲 徐华军 侯邦明
甄晓荣 龙世泉 廖明建 粟伟明 粟永先 黄丽辉
粟武军 佘邦西 宋 良 吴云华 向先双 聂鹏天
二、会同县“十三五”规划编辑部
主 编:梁博清
副主编:佘雄杰 李开文 彭四清 林红霞 梁 林
编 辑:张春林 陈 军 李姣青
校 对:朱希西 石先平 杨爱娟 李 涛 杨 甄
目 录
第一章 总体规划
1、会同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会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 1
2、中共会同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
3、关于《中共会同县委关于制定会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的说明··························································································································· 16
4、会同县“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说明····································································· 20
5、会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3
6、会同县“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表······································································ 57
第二章 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7、会同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79
8、会同县“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 85
9、会同县“十三五”工业集中区发展规划······································································ 92
10、会同县“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98
11、会同县 “十三五” 农业发展规划············································································ 108
12、会同县“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 112
13、会同县“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 121
14、会同县“十三五”畜牧水产发展规划······································································ 126
15、会同县“十三五”现代化服务业发展规划······························································· 131
16、会同县“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 134
第三章 社会发展专项规划
17、会同县“十三五”财政发展规划············································································· 139
18、会同县“十三五”交通建设发展规划······································································ 143
19、会同县“十三五”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 150
20、会同县“十三五”国土资源发展规划······································································ 155
21、会同县“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 160
22、会同县“十三五”文化广电事业发展规划······························································· 175
23、会同县“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180
24、会同县“十三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187
25、会同县“十三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192
26、会同县“十三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202
27、会同县“十三五”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 220
28、会同县“十三五”社会保障事业与发展规划···························································· 223
29、会同县“十三五”就业发展规划············································································· 225
30、会同县“十三五”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 227
31、会同县“十三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 241
32、会同县“十三五”食品药品安全发展规划······························································· 246
会同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会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
(提请2015年12月21日会同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
会同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认真审查了县人民政府提出的《会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会议同意会同县人民代表大会计划和预算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报告,决定批准这个规划纲要。
中共会同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三五”时期,是会同奋力赶超的关键时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信心,深化改革,抓住发展机遇,妥善解决社会民生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央、省、市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部署,结合会同实际,就制定县“十三五”规划提出如下建议。
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胜利
1.“十二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经受重大考验、迈出坚实步伐的五年。五年来,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紧紧围绕实现“全国生态名县、区域工业强县、特色农业大县、幸福和谐家园”战略目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沉着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着力推进“三量齐升”,较好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经济保持持续平稳发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分别增长13.2%、13%、13.8%、14.2%;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7亿元,年均增长23.8%。产业建设成绩斐然。依托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新能源新材料、林业集中产业园等新型工业集聚平台,新的增长极正在孕育形成;农业稳定发展,粮、油、竹、木、茶、魔芋等产业建设稳步推进;服务业不断壮大,商贸持续繁荣,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行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成功纳入比照国家生态功能区范围。大力推进县城扩容提质,推进“北扩西进东拓”,实施了新一中搬迁新建、水岸绿城、山水龙城、会同河治理等一系列建设工程,县城面积由6.4平方公里拓展至7.5平方公里。加强城市管理,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启动了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面貌明显改观。改革开放纵深推进。推进9大类42项改革,特别是林业投融资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农村股田制改革、农村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等亮点纷呈。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积极组织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干部作风有了明显改变,营造了良好政治生态;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同时,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加强,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十三五”时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未来五年,我们既有着良好基础和大好机遇,也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和自身发展深层次矛盾的各种挑战,既是会同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种矛盾和挑战的凸显期。
从发展机遇来看,一是优势更优。在生态优势方面,会同素有“广木之乡”、“楠竹之乡”的美誉,全县森林蓄积700万立方米,立竹蓄积8000万根,森林覆盖率73%,还有8600公顷的鹰嘴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色是我县最大的特色,生态是我县最大的优势。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优质的水源,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发展以绿色为主导的农副产品加工、休闲旅游等生态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会同发展的后劲将越来越足。在能源优势方面,我县有巫水、渠水两条水系,水能理论蕴藏量18.9万千瓦,随着高椅、长寨、小洪等水电站的逐步竣工投产,全县水电装机容量可达15万千瓦以上,年可提供发电量50000万千瓦时以上。全县石煤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达11亿吨。石煤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将新增300万千瓦的大型石煤火电厂。即将形成的能源优势,在怀化乃至全省也是前列。在扶贫优势方面,我县尚有6.45万贫困人口、2万多低保人口。中央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7000多万贫困人口要实现全部脱贫,国家在“十三五”期间在精准扶贫上的投入必然会加大,这给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三个优势在“十三五”期间将使我县的优势更优。
二是特色更彰。“十二五”以来,我县立足县情,注重产业特色发展,一批以彰显会同特色的产业正在逐步做大做强,杉木、楠竹、茶叶、魔芋等九大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有力支撑和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同时,由于地域特色文化富集,历史、农耕、侗苗文化独特而厚重,生态与文化聚集整合,必然产生蝶变效应,推动我县生态文化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
三是红利更显。十八大以来,国家在财税、金融、价格、投融资、民生保障、农业农村等领域一系列重要改革举措相继推出。财税体制实行“营改增”等改革,减轻中小企业的税负,着力促进产业创新发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更多向民生倾斜。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行政审批改革简政放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项政策利好集中释放,我县正进入各项政策支撑发展的红利叠加期。
四是活力更强。我县产业发展起步晚,作为欠发达地区,在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的“十三五”时期,只要找准突破口,就能形成极具活力的后发优势。全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将转化为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极大的创造激情,创新创业的活力必将充分激发。
从面临的挑战及困难来看,一是竞争的压力加大。“十二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持续稳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系列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属于后发地区的基本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为60亿元,小康实现程度为76.4%,在全省48个三类县中排20位,全省122个县市区排名靠后,尚有较大差距。在国家经济新常态发展调整的过程中,周边兄弟县区之间你追我赶,无论是政策的争取、资源的争夺,还是投资的争夺、人才的争夺,都是前所未有,我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二是经济发展压力加大。我县工业化水平不高,产业园区平台建设滞后,传统商贸产业升级转型较慢,新兴物流、新型工业等产业尚未壮大,现代农业仍处起步阶段,传统依赖能源资源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资金、人才、土地等要素瓶颈制约严重,未来五年调整结构实现提质转型发展的压力非常大。三是脱贫压力加大。全县尚有6.45万贫困人口,扶贫减贫的任务非常艰巨。扶贫对象普遍缺乏科技文化知识,缺少增收技能和技术,家庭实际劳动力不足,自我发展和自我脱贫能力差。大部分贫困地区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形态特殊,公共服务欠缺,抗灾避灾能力低,产业发展滞后,与外界发展差距拉大,致贫返贫因素增多,贫困发生率和返贫率较高,是扶贫开发尚未啃下的“硬骨头”。 四是“虹吸”现象压力加大。高铁高速时代的到来,我县乃至我市与长株潭、成渝、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之间的时空缩短、交流加快。在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资源、人才、资金外流的“虹吸效应”的压力。如何避免“大树底下不长苗”的尴尬,我们必须在把握大的发展格局下,认清自身优势,以此组合资源做强优势,找到会同在整个发展格局中的独特位置。
综上所述,“十三五”期间,总体宏观环境对我县而言利大于弊,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全面把握重大机遇、科学应对各种挑战,全力加快发展步伐,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3.“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制定“十三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围绕“一城两区三带多支撑”发展格局,奋力实施“全国生态名县、全省能源强县、特色农业大县、幸福和谐家园”发展战略,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全面实现脱贫,谱写绿色、富饶、幸福会同的新篇章。
基本要求是:
——贯彻“五个发展”新理念。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一场关系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创新发展注重于解决发展动力的问题,协调发展注重于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绿色发展注重于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开放发展注重于解决内外联动的问题,共享发展注重于解决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必须把“五个发展”新理念贯彻落实到发展各领域全过程。
——落实“一城两区三带多支撑”的新要求。按照全省主体功能定位,结合县内经济发展现状和地域特点,以及与周边省、市、县的经济联系,将空间布局分为“一城两区三带多支撑”,形成互通性好、带动力强、城镇体系完善的主体空间结构。“一城”:即县城为中心,小城镇为补充的城镇建设,定位为全县的政治、商务、居住、文化和经济中心,总体上按照“十”字型并呈组团式进行城市发展。“两区”:即南部的连山省级工业集中区和北部新能源新材料示范区,作为支撑县域经济两个关键点,是县域重点开发区域,定位为县工业集中区域,重点发展工业产业。“三带”:即沿高速公路及国道沿线经济带、渠水河流域经济带和巫水河流域经济带三个经济带,重点发展生态产业、清洁能源和文化旅游等。“多支撑”:即各个乡镇要结合实际,在特色农业、农村物流、消费升级、农村电商平台、土地流转、专业协会等方面全面发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多维度、多方位的多点支撑。
——坚持富民与强县同步推进。按照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努力激发全县人民的创业、创造、创新精神,把改善民生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和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彰显社会公平正义,使全县人民共建美好会同,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富民强县目标。
4.“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
到2020年,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全国生态名县、全省能源强县、特色农业大县、幸福和谐家园”。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1%,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5%以上。主导产业、支撑产业初具规模、初见成效,成为武陵山生态经济发展先导区。
——基础建设加速推进。建成怀化南部重要旅游目的地及游客集散中心;实现所有行政村通水泥(沥青)路,建成城乡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
——民生福祉大为改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0%,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城镇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覆盖面达到90%。平均受教育年限突破10年,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数4张以上。贫困发生率控制在4%以内。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居民住房面积达标率达70%。
——民主法制建设步伐加快。法治会同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基层民主参选率达到95%以上。行政审批事项精简70%以上,下放或委托授权乡镇审批事项80项以上。
二、坚持创新发展,建设活力会同
5.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加强与中科院驻会机构及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配合,依托中科院、湘潭大学水平溪科研基地及专家队伍,争取重大科技成果项目在会同落地,多方位为县内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发挥科技对小微企业的孵化、扶持作用,推动万众创新。支持县内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6.建设全省能源强县。立足重要资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优化环境为保障,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速推进工业园区倍增计划,重点抓好石煤、风电、竹木、新材料等重点项目和产业,引进竹木、优质水、茶叶、生物制药等新型产业,抓好企业升级改造,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努力增强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我县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7.建设特色农业大县。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现代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探索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有效途径,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机耕道标准化改造,加快完善农业基础设施。重点建设“两茶一竹”、优质稻、优质菜油、魔芋、柑橘、中药材等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集群,努力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
8.建设旅游疗养胜地。全面树立“全域旅游”观、“两型旅游”观,加强对民族民俗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加强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的开发与宣传,实施高椅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暨旅游开发等项目建设,推进红色、古色、绿色之旅和东线、西线、环线之旅,对接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大湘西地区精品旅游线路“侗苗风情”之旅、张家界至桂林黄金旅游线路,努力把会同建设成为知名旅游疗养胜地。
三、坚持协调发展,建设宜居会同
9.拓展县城规模。重点是按照“北扩东进西拓”的总规划,扎实推进“三纵三横”路网建设,做好城市市政工程建设。加速打造新兴商贸集中区,力争县城面积扩展至16平方公里。进一步完善县城总体规划、组团控制性详规和各类专项规划,积极引导各类工程项目修建性详规,做好建设幸福和谐家园战略的顶层设计,为打造魅力县城奠定基础。
10.完善功能配套。围绕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实施并及早谋划事关长远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功能性基础设施项目,着重在“短腿”上下功夫,完善城市供水、供电、供气和科教文卫体等相应配套设施,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低碳环保、和谐宜居、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充分发挥会同的绿色、宜居、休闲特色,吸引八方客人。
11.加强县城管理。围绕建设智慧会同,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为抓手,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切实提高城市服务和管理精细化水平。力争2016年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并继续争创国家卫生城市,2018年完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2020年完成国家级生态城市创建。
12.建设幸福和谐家园。抢抓全省实施“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机遇,在国省道公路沿线、城镇周边地区和旅游景区加快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到2020年,85%的村庄基本达到新农村建设要求。
13.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规划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系统编制城乡总体规划、村镇体系规划、县域集镇布局规划和镇域村镇布局规划、集镇规划。加快建成链接城乡、镇村的公交客运网络,推动城市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四、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会同
14.实施“青山工程”。通过实施生态保护区建设、绿色走廊建设、林业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绿化、矿山生态修复等工程,确保2020年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0%以上。抓好造林绿化工程建设,加强林地林木管理,对山体及林地实行分区、分级管理;强化联合执法,开展专项打击和稽查行动。
15.实施“碧水工程”。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区域内主要河流及水库等重要水域的保护,加大对非法侵占水域、采砂、取水、排污等破坏水生态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实施水质动态监测。全面贯彻国家水污染防治要求,严格限制水功能区内污染物排放,加强污染治理,全力保障饮用水安全和改善水环境质量。
16.实施“蓝天工程”。全面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要求,围绕能源、产业、交通、建设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强化防控措施,加大治理力度,加快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和监测网络,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控制机动车、工业污染源,管理城市扬尘,有效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总量。
17.实施“绿地工程”。以加强农业土壤保护和工业场地监管为重点,强化土壤环境监测和风险评估,加快构建资源整合、权责明确、信息共享的土壤环境管理体系,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推进污染土壤修复治理。
18.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减量化优先,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深入推进全社会节能减排,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19.继续打造生态名县。大力推进生态会同建设,争取先行先试碳汇交易试点改革,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围绕建设全国生态名县目标,建立健全“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生态文明管理机制,着力构建有利于推动生态会同建设的制度体系。
五、坚持共享发展,建设幸福会同
20.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大力开展“产业扶持、生态移民、低保兜底、医疗救助、危房改造、基础设施、教育扶持、金融服务、结对帮扶、党员示范引领”等十个“到村到户”行动,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全县6.45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100个贫困村全部摘掉贫困帽子,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贫困村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21.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着力推进教育扶贫和“全面改薄”,重点抓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力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改善城乡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22.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建立健全扩大就业增加劳动收入的发展环境和制度条件,促进机会公平。落实工资支付监控和工资保证金制度,着力解决工资拖欠问题。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建立低收入居民生活补贴与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联动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加快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保护合法收入,坚决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
2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内容,以民政的精准救助、养老服务、双拥关爱、公益慈善、三社联动五大民生幸福工程为重要抓手,加快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和改善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力争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
24.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完善基层服务模式,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加强医疗质量监管,完善纠纷调解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完善基本药物制度,降低药品价格,健全药品供应和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加强重大疾病综合防治和职业病危害防治。
25.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县为目标,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体系为抓手,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繁荣发展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基本满足全县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重点文化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多功能的文体服务中心,形成县、乡、村三级文体服务健身网络。
26.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我县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积极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重点加强以高椅村特色民居、蒲稳村特色边贸集镇、宝田村特色茶叶产业为中心的10个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全力争取1—2个国家级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50个县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六、坚持开放发展,建设魅力会同
27.突破关键领域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清单管理,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实现“横向联通、纵向贯通”。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大力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市场化运作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民生服务+互联网”模式,推动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市场化、社会化。深化资源要素市场改革,形成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损害成本和代际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加强拆迁安置房统规统建,探索建立土地开发补偿机制和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积极改革创新生态建设体制机制,形成可量化、可操作、可交易的生态补偿和碳汇交易机制,继续深化林业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大“会同经验”。加快公有制经济改革,推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公开招标和职业经理人经营管理模式,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组建以镇村或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的市场运作主体,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完善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建立符合市场导向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28.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实施开放崛起战略,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围绕绿色发展作文章,结合产业特色和地域优势,设立绿色项目准入门槛,摒弃、杜绝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着力引进产业层次高、科技含量大、税收贡献大和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生态、旅游、环保项目,发展壮大绿色产业集群。积极寻求与央企、湘企协作机会,鼓励农产品外销。
七、坚持固本强基,建设智慧会同
29.构建综合立体运输体系。围绕打造怀化南部区域重要综合交通节点的基本目标,建设大通道,疏通“微循环”,理顺关节点,统筹推进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建设无缝对接,建设与城市空间开发、功能拓展相适应的公共交通运输体系。
30.构建水利安全保障体系。抓好重点饮水水源地保护、农村饮水安全、水库除险加固、县城防洪防涝工程、渠水水系建设、四水流域治理、小山洪沟治理、五小水利等建设,建立安全高效的现代水利保障体系。
31.构建信息网络体系。适应高速、泛在、智能和融合的发展趋势,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集约建设、资源共享和保障安全的要求,加快编制实施“智慧会同”建设规划,加快顶层设计,搭建智慧城市云数据应用平台,加快构建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推进“三网融合”,实施中小企业上网工程和企业信息“登高计划”,着力解决光纤入户连接的“最后一百米”问题,积极建设“宽带会同”。
八、坚持依法治县,建设法治会同
32.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民主选举,扩大基层直选试点面。坚持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完善“三重一大”(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决策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居)务公开,积极开展民主管理活动。
33.加快依法治县步伐。全面落实依法治县方略,以依法执政为核心,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为重点,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加速推进会同县法治化进程。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加大对困难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力度,完善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体系。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公民法治理念,提高公民法治素质。
34.推进平安会同建设。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健全联防联控机制,确保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健全安全生产机制,实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加强安全生产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有效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健全防灾减灾预警及防治机制,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健全消防预警应急机制,建成覆盖城乡的消防预警应急体系,加快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提升消防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完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加强政法队伍和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做好流动人口和闲散青少年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加强对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服务,强化对网络虚拟社会的监测管理,广泛开展平安会同创建,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加快人防工程建设,提高平战转换能力。加强全民安全宣传教育,将公共安全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35.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积极发展社区义工、志愿者队伍,加强城乡社区公共文化、娱乐、生活设施和社区服务用房建设,提高社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积极培育行业协会、社会公益类和基层社会组织、中介组织、基金会、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各类社会组织,鼓励社会组织向政府有偿提供公益性服务,支持社会组织自主参与经济社会管理。
36.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坚持政府、企业、个人信用三位一体,以诚信政府建设为先导,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推进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全社会信用意识,健全以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财务管理为重点的信用记录,加强信用信息归集、互联共享、档案应用、制度建设等工作,推动信用产品在经济交易中的运用。加快建设统一、规范、高效的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落实信用奖惩制度,增加交易透明度,降低交易成本。
九、加强党的建设,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37.坚持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打造建设幸福会同的坚强领导核心。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提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贯彻科学发展观、驾驭全局、统筹协调和务实创新的能力,切实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把“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把县委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十三五”规划是会同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全县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同心同德,群策群力,锐意进取,艰苦创业,为实现“全国生态名县、全省能源强县、特色农业大县、幸福和谐家园”的目标、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而努力奋斗!
关于《中共会同县委关于制定会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
周立志
(2015年12月17日)
受县委常委会委托,我就《中共会同县委关于制定会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草案)》(以下简称《建议》)起草的有关情况向全会作说明。
一、《建议》起草过程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制定和实施好会同“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目标任务、重大举措,描绘好未来5年全县发展蓝图,事关中央、省、市一系列战略部署在会同的贯彻实施,事关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
县委、县政府对“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高度重视。早在年初,县委各位常委就分别带队多次深入基层、企业调查研究,听取有关部门的专题汇报,组织相关部门完成了26个“十三五”重大调研课题、26个专项规划和多个热点难点调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我县的“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五次全会召开后,县委先后召开全会对中央、省委、市委《建议》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专题的学习讨论,并于11月底对我县“十三五”规划工作进行了再次研究部署,正式启动我县规划《建议》起草工作。整个起草工作,是在县委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建议》起草工作小组及县委、县政府相关部门做了大量深入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
结合中央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重大问题,形成了《建议》初稿。经向社会各界和各级各部门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形成了《建议(送审稿)》提交县委常委会审议。可以说,《建议》形成的过程,是认真总结过去、全面规划未来的过程,是充分发扬民主、汇集集体智慧的过程,也是统一思想、形成广泛共识的过程。
二、《建议》的主要考虑
“十三五”规划作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县第一个五年规划,在《建议》起草过程中,县委始终注意把握了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贯彻中央、省委、市委精神与会同实际相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十三五”发展面临的转型升级、赶超跨越的任务艰巨繁重。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个发展”新理念,以及省委“三量齐升、五化同步”和市委“一极两带”、“一个中心、四个怀化”新要求,结合会同实际,不断深化对县情的认识,认真把握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使《建议》提出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举措更加符合会同实际,破解发展难题,实现重大突破。
二是坚持发展战略与经济新常态相统一。制定“十三五”规划,必须正确定位我县发展方向,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特征、新要求,要充分发挥我县区位、资源、生态、政策等优势,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下更大功夫,培育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奋力开创发展新局面。
三是坚持深化改革与科学发展相促进。围绕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这根主轴,通篇贯彻改革精神,突出重点领域改革,弹好改革与发展的“双重奏”。
四是坚持推动发展与改善民生相统筹。既着眼于“五位一体”,对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作了全面部署,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保障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提出了一系列务实举措。
五是坚持战略思路与政策措施相衔接。强调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突出规划的可操作、可落地、可评估,做到虚实结合。
三、《建议》的基本框架
在结构上,《建议》主要采用条块结合的方式,分三大板块,九大部分,37条。
第一板块:总体部分
《建议》简要总结了我县“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十二五”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经受重大考验、迈出坚实步伐的五年。五年来,我县产业建设成绩斐然,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加强。尤为重要的是,我县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具有会同特色的发展路子,为进一步实现会同加快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认清发展形势、分析关键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任务。在指导思想上,《建议》明确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围绕“一城两区三带多支撑”发展格局,坚持县委既定发展战略不动摇,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全面实现脱贫,谱写绿色、富饶、幸福会同的新篇章。
《建议》提出“三个基本要求”:贯彻“五个发展”新理念;落实“一城两区三带多支撑”的新要求;坚持富民与强县同步推进。
在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的基础上,《建议》提出了今后五年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基础建设、社会民生、民主法制等方面。既与县第11次党代会确定的阶段性发展目标相衔接,又与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相衔接;既强调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更强调了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的要求,体现了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
第二板块:重大举措部分
《建议》从七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是创新发展,建设活力会同。从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建设区域性工业强县、建设生态旅游疗养胜地、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四个方面,提出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工业重要平台,加快企业升级改造,建设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和智慧农业。
二是协调发展,建设宜居会同。重点是拓展县城规模、完善功能配套、加强县城管理、建设幸福家园、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按照“北扩东进西拓”的总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把会同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幸福和谐家园。
三是绿色发展,建设生态会同。把生态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围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污染治理主线,着力抓好“青山、碧水、蓝天、绿地”四大工程,从水、陆、空“立体式”改善生态环境,着力构建有利于推动生态会同建设的制度体系。
四是共享发展,建设幸福会同。重点是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会同建设、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以打胜脱贫攻坚战为重点,构建符合区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民生保障体系,营造公开、公平、公正、可预期的法治环境,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困有所助、玩有所乐。
五是开放发展,建设魅力会同。要求突破关键领域改革,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具体措施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投融资体制、资源要素市场改革,实施开放崛起战略,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积极营造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宽松灵活的政策环境和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不断激发科学发展活力,增强富民强县动力。
六是固本强基,建设智慧会同。着力构建综合立体运输体系、能源供应保障体系、构建水利安全保障体系、信息网络体系,增强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
七是依法治县,建设法治会同。重点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加快依法治县步伐、推进平安会同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法治化水平。
第三板块:保障部分
《建议》最后强调,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各级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作风建设、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各级组织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确保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为胜利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提供根本保证。
四、需要重点说明的几个问题
第一,关于发展的总体要求
《建议》就落实“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五个方面的总体要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个发展”理念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贯穿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灵魂和主线。“三量齐升”和“五化同步”是省委、省政府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提出的目标要求。“一极两带”(打造辐射大西南、对接成渝城市群的新增长极,建设沪昆高铁经济带、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和“一个中心、四个怀化”(五省边区生态中心城市,绿色怀化、法治怀化、智慧怀化、幸福怀化)是省委、省政府对怀化市发展战略的新定位。因此,《建议》把这些新理念、新定位贯彻到我县每个目标、每项工作、每条举措中,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找准定位,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第二,关于发展定位
1.总体定位:建设“全国生态名县、全省能源强县、特色农业大县、幸福和谐家园”。
2.功能定位:奋力打造全国生态县,争当生态文明示范区;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争当精准扶贫先导区;依托石煤资源优势,争当新型能源保障区;全面深化改革,争当改革创新试验区。
3.产业定位:立足石煤和竹木资源,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竹木加工等主导产业;立足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培育发展文化旅游、健康疗养等新兴支撑产业。
4.空间定位:实施“一城两区三带多支撑”战略。一城:即县城,为县域优先开发区域,定位为全县的政治、商务、居住、文化和经济中心;两区:南部的连山工业集中区和北部新能源新材料示范区,作为支撑县域经济两个关键点,是县域重点开发区域,定位为县工业集中区域;三带:沿高速公路经济带、渠水河流域经济带和巫水河流域经济带三个经济带;多支撑:以连山、金竹为工业发展点,以高椅古村、鹰嘴界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粟裕纪故居、炎帝故里等为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点,以坪村、团河、若水、广坪、青朗等集镇为商贸物流发展点,以蒲稳、漠滨、炮团、金子岩、宝田等乡镇为民族边贸发展点。
第三,关于经济指标增速
我县“十三五”规划主要经济指标计划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1%、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5%以上、城镇化率达到45%。这一系列经济指标是基于新定位、顺应人民期待、适应新常态,建立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追赶型”目标。
第四,关于坚持党的领导
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建议》提出了要强化决策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全面落实“三严三实”要求,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态,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同志们!讨论、修改、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是本次县委全会的主要任务。做好这项工作,对指导全县“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引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家要全面把握和深刻领会《建议》提出的目标、要求、任务、举措,深入思考,深入讨论,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使《建议》更加完善。只要我们凝心聚力、集思广益,就一定能把我县“十三五”规划发展蓝图谋划好!
关于《会同县“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编制情况说明
——2015年12月21日在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向华
各位代表:
现就“十三五”规划编制情况和《会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内容予以说明,请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关于“十三五”规划编制过程
按国家、省、市要求,我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于2014年5月启动。整个规划编制工作分前期准备、基本思路形成、《纲要》基本框架起草、规划《纲要》起草、《纲要》建议起草、《纲要》报批发布六个阶段。现历时一年半时间,主要是做了以下工作:
1.开展重大前期工作研究。拟定和组织开展了26个“十三五”规划重大前期课题研究,在各相关部门的努力下,课题研究工作于2014年10月底完成,并最终形成研究成果,为编制《基本思路》奠定了良好基础。
2.安排部署了26个专项规划。结合县情实际,提出了全县“十三五”专项规划体系,设计了26个配套的重点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同步编制。编制规划时,以项目为支撑,拟列入县“十三五”规划项目库项目128个。各个重点专项规划初稿于8月底前全部完成,为充实丰富“十三五”规划纲要提供了重要依据。
3.提出了“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在前期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初步提出了全县“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并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和各部门意见。对各方面所提的意见建议,逐条进行梳理,认真采纳。
4.起草“十三五”规划纲要。根据26个“十三五”规划重大前期研究课题和《基本思路》,起草了《纲要(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意见,多次修改,完成《纲要》(送审稿),分别经县人民政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政协常委会、人大常委会讨论,原则通过,最终完成了《纲要(草案)》。《纲要(草案)》共四章十八节53点,4万5千字,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未来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二、关于“十三五”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
(一)基本结构框架
《纲要》内容从结构上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规划背景与发展环境。主要是总结我县“十二五”执行情况,分析了主要成就、发展经验、主要机遇、挑战及困难。
第二部分,发展思路及总体目标。“十三五”期间我县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定位和主要目标。
第三部分,战略任务及重点措施。从“创新发展,建设活力会同”、“协调发展,建设宜居会同”、“绿色发展,建设生态会同”、“共享发展,建设幸福会同”、“开放发展,建设魅力会同”、“固本强县,建设智慧会同”、“依法治县,建设法治会同”7个方面分述了今后5年会同各个方面发展的战略重点、具体内容和重要措施。
第四部分,规划实施及要素保障。明确了规划的组织保障、体制保障、监督评估三个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我县“十三五”规划的全面落实。
(二)关于“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
“十二五”时期,我县攻坚克难、奋力赶超,较好完成了“十二五”规划所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的成绩,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纲要》从经济实力、产业建设、基础建设、社会民生、生态建设、改革开放6个方面进行了总结。至2015年,全县GDP达到60.27亿元(预计数,下同),同比增长9.5%,年均增长13.2%(5年年均增长,下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人均GDP达到17040元(2010年不变价),全县正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迈进。公共财政收入达到4.41亿元,年均增长13%。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7余亿元,年均增长23.8%,其中2015年达到45亿元,是2010年度固定投资15.42亿元的2.9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2亿元,年均增长14.2%。
总结“十二五”期间主要经验: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始终坚持团结包容,求真务实;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始终坚持立足优势,创新突破。同时,也分析了当前经济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发展机遇。
(三)关于“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及主要目标
1.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围绕“一城两区三带多支撑”发展格局,奋力实施“全国生态名县、全省能源强县、特色农业大县、幸福和谐家园”发展战略,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全面实现脱贫,谱写绿色、富饶、幸福会同的新篇章。
2.基本原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城乡统筹,融合发展;立足优势,创新发展;平等共享,和谐发展。
3.战略定位:全国生态名县、全省能源强县、特色农业大县、幸福和谐家园。
4.主要发展目标。成为武陵山生态经济发展先导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0%,2020年达到9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7058元(现价);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0亿元,年均增长16.5%;县级财政收入4.75亿元,年均增长11%;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以上,2020年达到17.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5%以上,2020年达到27.35亿元。主导产业、支撑产业初具规模、初见成效。
(四)关于“十三五”期间的主要任务及重点措施
《纲要》提出了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7个方面。
1.创新发展,建设活力会同。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建设区域性工业强县;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强县;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服务业。
2.协调发展,建设宜居会同。拓展县城规模,完善功能配套,加强县城管理,建设幸福家园。
3.绿色发展,建设生态会同。围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等方面,强化保护力度与治理措施,重点实施“青山工程、碧水工程、蓝天工程、绿地工程”四大工程,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4.共享发展,建设幸福会同。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
5.开放发展,建设魅力会同。突破关键领域改革,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
6.固本强基,建设智慧会同。构建综合立体运输、能源供应保障、水利安全保障、信息网络“四大体系”,增强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
7.依法治县,建设法治会同。推进法治会同建设,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加快依法治县步伐,推进平安会同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三、关于《纲要(送审稿)的指标体系说明
(一)“十二五”执行情况指标
收集了2010—2015年统计部门《会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以2010年数据为基数,2015年年初计划指标为“十二五”期末完成预计数。到目前,今年各项指标均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但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未能完成规划目标。
(二)“十三五”发展目标
“十三五”规划制定的成败,是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要素之一。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到2020年,三类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体体现在五大版块,33项考评指标上。一是经济发展,有9项指标: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2010年不变价)≥27000元;2.人均财政总收入≥2500元;3.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80%;4.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85%;5.贫困发生率≤4%;6.城镇化率≥45%;7.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50%;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长率(以2012年为基数)≥100%;9.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140%。二是人民生活,有7项指标: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00元;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00元;3.人均居住使用面积≥28平方米;4.人均储蓄存款≥24000元;5.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重≥14%;6.农村居民安全饮水率=100%;7.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80%。三是社会发展,有7项指标:1.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90%;2.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50%;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0%;4.平均受教育年限≥10年;5.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4张;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2‰;7.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1平方米。四是民主法治,有3个指标:1.城镇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90%;2.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90%;3.社会安全指标=100%。五是生态文明,有7个指标:1.单位GDP能耗≤0.62吨标准煤/万元;2.城镇污水处理率≥65%;3.空气质量达标率≥95%;4.地表水质达标率=100%;5.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80%;6.森林资源蓄积量增长率≥3%;7.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6%。
根据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性经济指标要求,确定我县“十三五”规划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1%,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5%以上。
四、请求事项
请求本次会议审议通过《会同县“十三五”规划纲要》(送审稿)。
会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时期。把握我县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战略思维,坚持目标引领,坚持问题导向,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三五”规划,实施“全国生态名县、全省能源强县、特色农业大县、幸福和谐家园”战略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会同新篇章具有重大意义。本纲要主要阐述2016-2020年会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及政策措施,是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和指南。
第一章 规划背景及发展环境
第一节 规划范围
本规划区域范围依据会同县行政区划及经济专属区域划定,包括本规划范围辖8镇10乡(含1998年设立的6个民族乡),共235个行政村,12个居委会,面积2258.7平方公里。
第二节 发展基础
全面总结“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科学研判国内外发展新形势、新特点、新常态,是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基础。
1.主要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发展历程中极不寻常的五年。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经济下行的压力,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紧紧围绕实现“全国生态名县、区域工业强县、特色农业大县、幸福和谐家园”战略目标,着力推进“三量齐升”,沉着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实现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预计可以较好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经济实力大幅提高。2015年全县GDP达到60.77亿元,同比增长8.6%,年均增长10.1%(5年年均增长,下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人均GDP达到18401元,全县正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迈进。公共财政收入达到4.41亿元,年均增长13.0%,县级财政收入由2010年的1.59亿元提高到3.07亿元,年均增长14.1%。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3.5余亿元,其中2015年达到46.9亿元,是2010年度固定投资15.42亿元的2.9倍,年均增长27.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81亿元,年均增长14%。
——产业建设成绩斐然。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0.6:24.0:55.4。工业化迈出新步伐,培育引进了中钰冶炼、润际(巨鑫)硅业、高椅水电站、长寨水电站等规模工业企业23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6家。园区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石煤综合利用项目完成各项前期工作,连山工业园获批省级工业集中区。2015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3.28亿元,年均增长11.7%,已进入工业化初级阶段的中期。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绩。成为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2015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96亿元,增加值12.5亿元,认定无公害农产品3个、绿色食品3个、有机食品4个,发展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222家、家庭农场64家,全县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到5家。农业效益得到全面提升,农村面貌出现新变化。商贸物流、房地产等服务业不断壮大,完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100余家农资店建设,实施了朗江、若水、沙溪等10家农贸市场改造。
——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十二五”末,全县铁路、高速公路(含在建)、国省干线公路分别达到34.5公里、35.8公里和322.2公里;完成县乡公路改造260公里,实施农村通畅工程460公里、通达工程1050公里,建成农村客运场15个。电力、水利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1.7万千瓦,完成溪堤堤防加固150公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39座,集中解决了10.66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幸福和谐家园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覆盖率分别达到65.1%、50%。县城防洪体系建设、城区主干道路改造、城市清洁亮化、市民服务中心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先后启动或完工,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县城面积拓展到10平方公里,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3.71%,比“十一五”末提高10.3个百分点。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实施了县一中整体搬迁、城区学校调整,新建了县特教学校与朗江、漠滨等库区学校,完成了43所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和5所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考、学考质量综合评估居全市领先位置。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实施了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和10所乡镇卫生院、110个村卫生室建设。文化、体育、计生、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有新发展,乡镇文化站建设全面启动,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所)和村级体育场建设工程正在稳步推进。计划生育事业创新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期末全县总人口达36.58万,被国家卫计委授予“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人民生活稳步提升。2015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13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07元,年均分别增长11.2%和13.8%。就业、养老、住房、医疗、汽车、农机、家电等各项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数24.75万人次,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健全,建立了高龄老人津补贴制度,新增城乡养老服务示范点4个、建设“农村幸福园”项目33个,新增床位177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到29.53万人,参合率提高到97.8%。实施了朗江、漠滨、东城集镇搬迁,以及基本口粮田、基础设施、社会公益事业等建设,新建14个移民安置小区,完成了托口、高椅、长寨、白市等电站库区的移民搬迁任务,交通、电力、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到位,库区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
——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全国生态名县建设卓有成效,成功纳入比照国家生态功能区范围,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20个、省级生态乡镇25个、18个省级生态村,全县行政村全部评为市级生态村。补植补林、三边绿化、退耕还林、巩固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201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3.86%,成为全市森林覆盖率最高县市之一。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实效,单位GDP能耗五年累计降低20%,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3%,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8%;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0.3%、9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均达到100%。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推进9大类40项改革,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启动,投融资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农村股田制改革、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和乡镇计生卫生合并改革等改革顺利推进,财政体制、乡镇机构、事业单位分类等改革取得实效。以清理行政审批,落实简政放权为突破口,取消县级行政审批 项,下放乡镇43项;“股田制”改革试点推动土地流转6.5万亩;集体林权改革完成确权颁证 247.36万亩;初步建成了经建投、林投、小额贷款公司三大融资平台;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五年累计招商引资项目41个,市外境内资金达104亿元,吸引了会同会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落户会同,其中康奇瑞竹木为湖南省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十二五”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 标 |
规划目标 |
实际完成 |
指标 属型 |
||
2015年规划目标值 |
年均增长(%) |
2015年 完成数 |
年均增长(%) |
||
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61 |
13 |
60.77 |
10.1 |
预期型 |
2、*人均GDP(元) |
|
|
18401 |
6.8 |
预期型 |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 |
7.6 |
5 |
12.50 |
4.1 |
预期型 |
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 |
26 |
25 |
14.56 |
10.9 |
预期型 |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
27 |
11.3 |
33.69 |
11.5 |
预期型 |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 |
200 |
35 |
163.5 |
27.4 |
导向型 |
4、财政总收入(亿元) |
6 |
20 |
4.41 |
13.0 |
预期型 |
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 |
4.16 |
23 |
2.95 |
14.1 |
预期型 |
6、规模工业增加值(亿元) |
20 |
25 |
10.00 |
11.7 |
预期型 |
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17.88 |
18 |
16.81 |
14.0 |
预期型 |
8、城镇居民人均可配收入(元) |
17685 |
10 |
17134 |
11.2 |
预期型 |
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
5720 |
12 |
7406 |
13.8 |
预期型 |
2.主要经验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取得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普遍得到更多实惠、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发展的成就有目共睹,发展的经验弥足珍贵。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四个“始终坚持”。
——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长期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直面经济总量不强、产业发展短板的现实,坚持生态名县、农业大县、区域工业强县等发展蓝图和战略,重持续、重提升、重统筹、重为民,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带领全县人民苦干实干,把全面贯彻中央要求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结合起来,开创了会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始终坚持团结包容,求真务实。倡导和弘扬“团结包容,求真务实”精神,营造爱民亲商的发展环境,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县上下营造了想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浓厚氛围,凝聚广泛共识,破解节点难点,为加快会同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我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听民声、集民智、顺民意、聚民心,认真落实惠民政策,实施惠民工程,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始终坚持立足优势,创新突破。立足县情实际,依托资源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推进制度、技术、文化等创新,敢为人先,不断启迪新思路,寻找新路径,以产业为主导,以生态为特色,着力做强工业、做优农业、做大城市、做美环境,实现了会同发展的创新突破。
第三节 发展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我们既面临着良好基础和大好机遇,也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和自身发展深层次矛盾的各种挑战。既是会同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种矛盾和挑战的凸显期。
1.发展机遇
——优势更优。在生态优势方面,我县素有“广木之乡”、“楠竹之乡”的美誉,全县森林蓄积700万立方米,立竹蓄积8000万根,森林覆盖率73.86%,还有8600公顷的鹰嘴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色是我县最大的特色,生态是我县最大的优势。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优质的水源,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发展以绿色为主导的农副产品加工、休闲旅游等生态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会同发展的后劲将越来越足。在能源优势方面,我县有巫水、渠水两条水系,水能理论蕴藏量18.9万千瓦,随着高椅、长寨、小洪等水电站的逐步竣工投产,全县水电装机容量可达15万千瓦以上,年可提供发电量50000万千瓦时以上。全县石煤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达11亿吨。石煤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将新增300万千瓦的大型石煤火电厂。即将形成的能源优势,在怀化乃至全省也是前列。在扶贫优势方面,我县尚有6.45万贫困人口、2万多低保人口。中央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7000多万贫困人口要实现全部脱贫,国家在“十三五”期间在精准扶贫上的投入必然会加大,这给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三个优势在“十三五”期间将使我县的优势更优。
——特色更彰。“十二五”以来,我县立足县情,注重产业特色发展,一批以彰显会同特色的产业正在逐步做大做强,杉木、楠竹、茶叶、魔芋等九大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有力支撑和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同时,由于地域特色文化富集,历史、农耕、侗苗文化独特而厚重,生态与文化聚集整合,必然产生蝶变效应,推动我县生态文化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
——红利更显。十八大以来,国家财税、金融、价格、投融资、民生保障、农业农村等领域一系列重要改革举措相继推出。财税体制实行“营改增”等改革,减轻中小企业的税负,着力促进产业创新发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更多向民生倾斜。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行政审批改革简政放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各项政策利好集中释放,我县正进入各项政策支撑发展的红利叠加期。
——活力更强。我县产业发展起步晚,作为欠发达地区,在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的“十三五”时期,只要找准突破口,就能形成极具活力的后发优势。全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将转化为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极大的创造激情,创新创业的活力必将充分激发。
2.挑战及困难
——竞争压力更大。“十二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持续稳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系列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属于后发地区的基本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为60.77亿元,小康实现程度为76.4%,在全省48个三类县中排20位,全省122个县市区排名靠后,尚有较大差距。在国家经济新常态发展调整的过程中,周边兄弟县区之间你追我赶,无论是政策的争夺、资源的争夺,还是投资的争夺、人才的争夺,都是前所未有,我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经济发展压力更大。我县工业化水平不高,产业园区平台建设滞后,传统商贸产业升级转型较慢,新兴物流、新型工业等产业尚未壮大,现代农业仍处起步阶段,传统依赖能源资源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资金、人才、土地等要素瓶颈制约严重,未来五年调整结构实现提质转型发展的压力非常大。
——脱贫压力更大。全县尚有6.45万贫困人口,扶贫减贫的任务非常艰巨。扶贫对象普遍缺乏科技文化知识,缺少增收技能和技术,家庭实际劳动力不足,自我发展和自我脱贫能力差。大部分贫困地区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形态特殊,公共服务欠缺,抗灾避灾能力低,产业发展滞后,与外界发展差距拉大,致贫返贫因素增多,贫困发生率和返贫率较高,是扶贫开发尚未啃下的“硬骨头”。
——“虹吸”压力更大。高铁高速时代的到来,我县乃至我市与长株潭、成渝、珠三角等强大区域经济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交流加快。在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资源、人才、资金外流的“虹吸效应”压力。如何避免“大树底下不长苗”的尴尬,我们必须在把握大的发展格局下,认清自身优势,以此组合资源做强优势,找到会同在整个发展格局中的独特位置。
综上所述,“十三五”期间,总体宏观环境对我县而言利大于弊,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全面把握重大机遇、科学应对各种挑战,全力加快发展步伐,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第二章 发展思路及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围绕“一城两区三带多支撑”发展格局,奋力实施“全国生态名县、全省能源强县、特色农业大县、幸福和谐家园”发展战略,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全面实现脱贫,谱写绿色、富饶、幸福会同的新篇章。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通过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乡统筹,融合发展。牢固树立城乡共同发展、共建小康的理念,根据城区和各乡镇发展基础、资源禀赋,科学确定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着力推进城乡互动、区块联动、优势互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区块共同繁荣。
——立足优势,创新发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积极构建完善的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让消费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动力,让旅游、健康产业成为支柱产业,让金融业和生态成为群众致富的重要手段,推动全县经济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努力形成全市创新创业的孵化基地。
——平等共享,和谐发展。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共享。
第三节 战略定位
自然禀赋和绿色发展趋势决定我们必须奋力打造全国生态县,争当生态文明示范区;地处首批集中连片扶贫武陵山区的现状和6.45万贫困群众急需脱贫的现实决定我们必须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争当精准脱贫的先导区;后发赶超的压力和改革创新释放的巨大红利决定我们别无出路,只用争当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以创新求突破,以创新促跨越发展。
在具体功能定位上,立足国家生态功能区的优势,全力建设全国生态名县、宜居宜业宜游家园;在产业体系上定位上,立足石煤和竹木的资源优势,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成为主导产业,打造全省能源强县;着力推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进一步把特色放大,做优做大品牌,努力形成独具会同特色的农业品牌,建设特色农业大县;立足生态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旅游疗养胜地,支持旅游、疗养、中医养生等新兴健康产业成为支撑产业。要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于民,让公共财政支出更多的投入民生实事,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谋福祉,建设幸福和谐家园。
第四节 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
1.功能分区
依据整体保护、点状发展、因地制宜的原则,以林城镇、连山乡和金竹工业园区及中心集镇为重点开发区,其余地方为农产品的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
重点开发区。包括县城(林城镇)、团河、马鞍、堡子、坪村、青朗、广坪、若水等主要节点镇规划为县级重点发展区。主要功能是按照集中开发与均衡布局相结合的空间开发模式,加强产业和要素集聚能力建设,促进经济集聚与人口集聚协调发展。建设连山工业集中区、湖南林业(会同)现代产业园、湖南会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实现规模以上林农产业加工业和矿产加工业更加集约化的发展。
专栏1: 重点开发区 |
城市规划区:林城镇; 重点开发乡镇:连山、团河、马鞍、堡子、坪村、青朗、广坪、金竹、若水; 重点工业园:连山工业集中区、湖南林业(会同)现代产业园、湖南会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重点是坚持产业向园区集中,承接城区“退二进三”、“退城入园”企业项目,实现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
农产品主产区。主要包括农业作业区和农村居民区。农业作业区要强化基本农田保护,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整合各种资源发展现代农业。农村居民区要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适度集中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建设美丽乡村·幸福家园。
专栏2: 农产品主产区 |
主产区域:重点是巫水和渠水沿岸的河谷平地、209国道沿线。 发展重点:以发展农业种植、经济林种植、畜牧水产养殖和村寨居住区为主,限制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加强耕地保护,加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投入,培育集中连片农业主产区,引导农产品加工、流通、储运企业聚集,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 |
生态功能区。主要包括“三区、三河、三线”为重点的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对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实行强制性保护,依法禁止任何破坏性开发活动,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努力实现污染物零排放,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专栏3: 重点生态功能区 |
三区:即鹰嘴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椅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 三河:即渠水河、巫水河、会同河; 三线:即209国道、靖洪国防公路以及漠滨至炮团线。 |
2.空间布局
按照全省主体功能定位,结合县内交通和城镇现状,以及与贵州、怀化、靖州等周边省、市、县的经济联系,将全面空间布局为“一城两区三带多支撑”,总体上呈“井”字型空间结构,形成互通性好、带动力强、城镇体系完善的空间布局。
“一城”:即县城,为县域优先开发区域,定位为全县的政治、商务、居住、文化和经济中心,实施“北扩东进西拓南延”的空间拓展,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中心、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科教文化中心、旅游健康产业中心。加快完善产业布局,重化工业逐步向工业园区转移,城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保险、商贸物流、旅游、信息和中介服务业。
“两区”:即南部的连山工业集中区和金竹新能源新材料示范区,作为支撑县域经济两个关键点,是县域重点开发区域,定位为县工业集中区域,重点发展工业产业。
“三带”:即沿高速公路经济带、渠水河流域经济带和巫水河流域经济带三个经济带,重点发展生态产业、清洁能源和文化旅游等。
“多支撑”:即各个乡镇要结合实际,在特色农业、农村物流、消费升级、农村电商平台、土地流转、专业协会等方面全面发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多维度、多方位的多点支撑。高椅、坪村、金子岩、团河、连山、青朗等旅游生态资源丰富的乡镇主要围绕发展旅游和健康产业进行产业配套;坪村、青朗、团河、若水、广坪等区位中心乡镇优化好交通布局,争当物流中心;炮团、蒲稳等接边乡镇挖掘民族特色,立足优势,建设边贸集镇。
第五节 主要目标
通过3-5年努力,经济总量、发展质量和增量显著提高,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实现共同发展,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成为全国生态名县、全省能源强县、特色农业大县、幸福和谐家园。主要规划目标如下: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成为武陵山生态经济发展先导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0%,2020年达到9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7058元(现价);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0亿元,年均增长16.5%;公共财政收入和县级财政收入分别达到6.60亿元和4.75亿元,分别年均均增长8.5%、11%;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以上,2020年达到17.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5%以上,2020年达到27.35亿元。主导产业、支撑产业初具规模、初见成效。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建设成为全国生态名县。耕地保有量保持在22.2千公顷左右,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实现总体平衡。森林覆盖率保持在70%以上,森林蓄积量增长800万立方米以上。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分别降低16%和17%。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累计分别减少10%,氮氧化物、氨氮排放累计分别减少15%、10%。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置率达到85%以上。旅游健康产业初具规模,成为群众致富的重要手段。
——基础建设加速推进。建成怀化南部交通枢纽、游客集散中心。公路总里程达到2980公里,其中普通干线公路达258公里,农村公路达2641公里,实现所有行政村通水泥(沥青)路。城区面积突破10平方公里,骨架拉开到16平方公里。城市人均道路面积突破15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7台、社区标准化率达到100%。建成城乡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水资源利用和能源保障体系。
——民生福祉大为改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分别达到28300元和11700元。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053人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城镇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覆盖面达到90%。平均受教育年限突破10年,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数6张以上。贫困发生率控制在4%以内。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居民住房面积达标率达70%。行政审批事项精简71%以上,下放或委托授权乡镇(街道)审批权限达80项。
会同县“十三五”规划目标
专栏1:“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
|||||||
类别 |
序号 |
指 标 名 称 |
2015年 完成数 |
2020年规划 |
属性 |
||
绝对值 |
年均增长(%) |
||||||
经济发展 |
1 |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60.77 |
>92 |
>9.0 |
预期性 |
|
2 |
规模工业增加值(亿元) |
10 |
>17.5 |
>12 |
预期性 |
||
3 |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 |
3.07 |
>4.5 |
>8.5 |
预期性 |
||
4 |
固定资产投资(万亿元) |
[177] |
[370] |
>16.5 |
预期性 |
||
5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16.81 |
28.5 |
13.5 |
预期性 |
||
6 |
进出口总额(万美元) |
- |
500 |
50 |
预期性 |
||
7 |
城镇化率(%) |
33.71 |
45 |
>2 |
预期性 |
||
创新转型 |
8 |
R&D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 |
- |
1 |
- |
预期性 |
|
9 |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 |
16.21 |
16.8 |
|
预期性 |
||
10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 |
1.34 |
10 |
|
预期性 |
||
11 |
非公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53.1 |
86 |
|
预期性 |
||
12 |
每万人专利拥有量(件) |
|
0.03 |
|
预期性 |
||
社会民生 |
13 |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
91.3 |
97 |
|
预期性 |
|
14 |
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9.15 |
10 |
|
预期性 |
||
15 |
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数 |
5.2 |
>6 |
|
约束性 |
||
16 |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人) |
|
9053 |
|
预期性 |
||
17 |
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 |
>95 |
100 |
|
约束性 |
||
18 |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万套) |
5 |
[10] |
|
约束性 |
||
19 |
贫困发生率(%) |
|
0 |
|
|
||
20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7556 |
28300 |
10 |
预期性 |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
7272 |
11700 |
11 |
预期性 |
|||
资源环境 |
21 |
森林覆盖率(%) |
70以上 |
>74 |
保持平衡 |
约束性 |
|
22 |
耕地保有量(千公顷) |
22.2 |
>22.2 |
动态平衡 |
约束性 |
||
23 |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万元) |
60.5 |
|
[30] |
约束性 |
||
24 |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
0.49 |
|
[0.06] |
约束性 |
||
25 |
单位GDP能源消耗(吨标准煤/万元) |
0.72 |
60.5 |
[16] |
约束性 |
||
26 |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18] |
[17] |
|
约束性 |
||
27 |
主要污染 物排放累 计减少 (%) |
化学需氧量 |
[11] |
|
[10] |
约束性 |
|
氨氮 |
[12] |
|
[10] |
||||
二氧化硫 |
[15] |
|
[15] |
||||
氮氧化物 |
[12] |
|
[15] |
||||
28 |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 |
|
95 |
[5] |
约束性 |
||
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置率(%) |
|
85 |
[35] |
约束性 |
|||
民主法治 |
29 |
基层民主参选率(%) |
|
≥95 |
|
约束性 |
|
30 |
廉政指数(人/万人) |
|
≤8 |
|
约束性 |
||
31 |
社会安全指数(%) |
98 |
100 |
0.4 |
约束性 |
||
注:[ ]表示五年累计数。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2020年绝对值为可比价。 |
第三章 战略任务及重点措施
第一节 创新发展,建设活力会同
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信息化引领,不断加快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传统工业向现代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向高端化、精准化发展,通过3-5年努力,力争建成武陵山片区新能源新材料基地、全国旅游胜地、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
1.提升创新驱动能力
围绕实现市场配置资源,创新驱动产业,人才推动创新的基本思路,着力营造创新驱动产业,产业反哺创新的良好局面。2020年,力争全县R&D经济占GDP比重达到1%以上,科技转化率达到75%。
专栏4: 科技创新工程 |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到2020年,力争全县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授权专利、高新技术企业数量4项指标翻一番。 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占地50亩,建设展览中心3000平方米、科研实验楼2000平方米、玻璃温室1200平方米、专家楼3600平方米和试验示范区、科教展示区。 返乡创业人才孵化基地。坚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坚持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展就业空间,以服务业、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扩大就业容量;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用改革的办法搭建更优创业平台,用市场的力量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开拓创新融资渠道。发挥信贷、股权融资等传统融资方式的长处,重点推进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知识产权融资、应收账款融资、金融租赁、存货租赁、P2P融资、众筹融资等创新融资方式,多管齐下为创新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 建立创新鼓励政策。建立成果转化基金、政府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突破成果转化“短板”。鼓励和支持企业创建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引导和支持中小型企业与市内、国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共建技术研发中心或研发基地。 科技人才培育计划:重点工业领域围绕“10大科技创新工程”培养造就10个科技创新团队;农业领域培养100名农业科技带头人;培育10个科技创新领军人物。 |
2.建设全省能源强县
围绕实现全省能源强县的战略目标,立足重要资源,打造重点产业园区平台,推进石煤、风电、竹木、新材料等重点项目和产业,引进竹木、优质水、茶叶、生物制药等新型产业,抓好企业升级改造,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努力增强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育具有典型会同特色的“442”现代产业体系。到2020年,力争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17.5亿元,年均增幅在12%以上,总量在全市排名达到前5位。
——打造工业重要平台。按照“产业入园、城园同建、产城融合”理念,遵循“布局集中、用地集约、要素集聚、产业集群”的原则,打造工业集聚平台,全面推进产业园区化、园区特色化、发展“两型”化、管理科学化。2020年,力争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率达到60%以上。
专栏5: 推进产业园区建设 |
优化园区布局:按照“一园三区”总布局,水坪溪林业产业园打造成为全省知名的绿色食品基地。连山工业集中区打造成为怀黔千亿元经济走廊向南部扩展的重要产业承接地和怀化南部区域重要的工业洼地。 加强基础建设:重点是推进6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水坪溪林业产业区路网(一期)、连山工业集中区配套设施建设等。 创新园区管理:重点是对园区投融资平台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对人事管理建立组阁和全员聘任制度,对薪酬管理建立绩效管理薪酬制度,对园地关系建立党委交叉任职制度等。 |
——推进重点项目。立足石煤、竹木、茶叶、生物医药等重要资源,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通过创新驱动、技术改造、联合重组、品牌建设和信息化引领,形成新兴产业,实现大发展。
新能源,重点是通过石煤综合开发利用发电、风能发电和水电扩能推动电力工业发展,打造武陵山片区重要的新型能源产业基地。
新材料,依托会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高分子复合材料基地。依托中珏冶炼公司、润际硅业发展工业硅精深加工,打造西南地区重要的工业硅出口基地。依托中国黄金集团引进先进采、冶技术,建成武陵山片区重要的黄金生产基地。依托金特水泥、东星建材等优势企业,通过技改提质、战略联合等方式,提升生产效益,转变生产方式,努力建设区域性重要的建材生产基地。加快现有产业升级,不断提高锑、钒、铅、锌粉等产业链条延伸,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
电子信息产业,重点是依托本县作为怀化南部通海通道的战略地位以及硅晶生产基地的优势,主动承接沿海电子元器件生产集团战略转移,作为其生产基地。通过3-5年努力,力争1-2家电子企业在会同建设生产基地。
生物医药产业,依托本县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吸引中医药企业入驻会同。通过3-5年努力,力争会同建成西部中药谷重要精深加工基地。
节能环保产业,重点是围绕工业节能、建筑与生活节能、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重点污染源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节能环保产业培育等6大节能环保工程,做好产业转化和技术研发,努力形成区域性重要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企业升级改造。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突出科技创新,突出管理创新,突出要素保障,力争在重组整合方面取得新突破,提高整体竞争力。
森工,重点是依托康奇瑞竹木、鸿森木业等骨干企业,强化创新驱动,注重新品开发,培育品牌内涵,鼓励实施林板一体化,全面提升竹木加工的科技水平和产品档次。
食品,重点是依托宝田茶业、瑞春茶业,通过技改创新,不断扩大茶园规模,提高产能,争创地理标志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依托贤胜油业搞好有机菜油、山茶油、核桃油加工,通过创新驱动,不断延长产业链,有效提升规模效益。
机械制造产业,重点是依托连山造船、传统机械加工制造等企业,通过政策引导,不断提高企业规模,逐步形成产业集群。
3.建设特色农业大县
以国家鼓励发展家庭农场、休闲观光农业、有机生态农业为契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施“生态品牌”战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加快农业标准化、专业化、互联网化步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和智慧农业,逐步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农业经营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训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改变当前我县农业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状况,探索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提高农业效率的有效形式,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的收益水平。
打造农业经营平台。充分运用“互联网+”农业技术,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全过程信息化。依托嘉言民生,建立县乡两级农产品销售平台,推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跨界融合,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
夯实农业经营基础。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农业经营体系。建立家庭农场登记认定制度,鼓励家庭农场开展农产品加工、申请商标注册,每年重点扶持3—5家示范型家庭农场。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加大对精深加工、食品加工和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企业科技创新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通过3-5年努力,力争每个主导产业均形成1—2个带动能力强的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提升服务水平。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动物疫病防控服务、农村商贸物流服务、农村现代金融服务和健全农村信息化服务等五大农业服务体系。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服务领域,推进“专业化服务公司+合作社+专业大户”、“专业化服务队+农户”、“农业经济技术部门+龙头企业+农户”等服务组织建设,构建公共服务与民营服务相结合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
——农业产业体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农业资源优势,调整优化农业布局和结构,促进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三次产业融合,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
发展优势农产品基地。突出会同自身独特的生态环境条件和区位优势,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实施工业原料、养殖小区等项目,建设油茶、茶叶、蔬菜、柑桔、中药材、干果、肉类、楠竹、林业特有林等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切实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专栏6: 优势农产品基地 |
无公害生猪基地:新建5000头生猪良种扩繁场1个,新建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养殖场30个,5000头以上养殖小区3个。 山羊产业化基地:新建选育场100个,核心群10000只,改良草坡10万亩。 两河流域渔业综合开发:开发电站库区大水面生态养殖、休闲观光渔业,建设省级水产良种场1个、鱼产品加工厂1个和技术推广体系。 农林业九大基地:新建魔芋标准化基地5万亩;新造油茶基地2万亩,低改30万亩;发展茶业基地5万亩,建成有机茶生产大县;发展绿色有机蔬菜标准化基地1万亩;建设优质脐橙基地3万亩,柑桔原料加工基地3万亩,优质宽皮桔基地4万亩;发展金银花、紫珠、百合、玉竹、天麻等中药材基地2万亩;发展山核桃基地1万亩,板栗1万亩;新建生态优质稻基地10万亩,杂交水稻制种基地5万亩;新造楠竹4万亩,低改40万亩。 建设林业现代产业园:投资3亿元。新建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计划投资5000万元;园区仓储物流中心建设,总面积10000平方米,预计投资1000万元。 |
培育名特农产品品牌。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建立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实施农业品牌创建和推广计划,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大型农业展销活动,集中力量培育和推广一批名优农产品品牌。到2020年,全县规模化农产品基地“三品一标”认证面积占比达65%以上,农产品质量检测总体合格率达95%以上,争创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2个、湖南省著名商标5个。
——农业创新体系。从规范和调整决定资源配置的制度方面不断创新,强化政府行为导向,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体制机制创新。坚持稳定和放活并重的原则,加快推进土地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的基础上,引导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坚持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探索职业农民准入等制度,让土地经营权真正活起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增添动力。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支持农作物品种选育科研平台、育种基地、技术推广平台和示范园区、示范基地、示范项目建设,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到2020年,农业良种覆盖率提高到95%,测土配方施肥比例达到70%,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
农业机械化创新。积极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农机具,推进农机装备更新换代,大幅提高全市农业机械化和农机产业发展水平。到2020年,力争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45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
农民技术创新培训。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双轨制”职业教育模式,加快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为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到2020年,全县培育新型职能农民3000人以上。
4.建设旅游疗养胜地
抢抓高铁时代到来的机遇,立足我县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全面树立“全域旅游”观、“两型旅游”观,加强对民族民俗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加强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的开发与宣传,努力把会同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力争到2020年,全县接待游客总人次200万,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3亿元,旅游业总收入达到全县GDP的15%以上,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2万人以上,带动就业人数达到4万人以上,旅游支柱产业的地位初步形成。建设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到2020年基本建成生态文化旅游强县。
——做大做强旅游发展平台。根据怀化市“1354”工程意见,按照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以三原色文化旅游产业公司为基础,建立多元投融资体系,做大做强旅游投融资平台。积极实施“互联网+旅游”,推动智慧乡村旅游试点,实现A级以上景区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打造智慧旅游县城。
专栏7:发展壮大投融资平台 |
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基本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给予平台独立经营权、管理权;将县内旅游资源经营权全部授权给三原色文化旅游投资平台,到2020年,力争平台资产突破50亿元;建立投融资多元化,经营社会化,引入景点景区经营公司1-3家,实现投资20亿元;通过3-5年努力,力争平台公司年营业收入达到2亿元。 |
——建设以高椅古村为核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高椅古村为龙头,以“千年古村·梦幻家园”为主题,围绕打造成为“中国最美侗乡”为品牌目标,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设以传统村落集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集群、生态环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休闲观光农业为重点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项目概算总投资20亿元,其中争取上级资金10亿元,自筹10亿元。到2020年,力争该旅游区年游客达到1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亿元。
专栏8:建设高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
全面实施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实施高椅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暨旅游开发项目,完成75栋古民居抢救性维修及古村遗址保护恢复,完成390户非古民居环境协调性改造工程,实施整村环境综合治理及美丽乡村建设,完成高椅新村建设、高椅卫生院整体搬迁、高椅学校整体搬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展示,高椅风景名胜区环境保护、水体保护和生态建设;实施墓脚、小市、大坪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程;实施进入国家传统村落项目库的塘口村等14个村落保护利用项目;实施进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的客寨村等13个特色村寨建设项目;实施连山炎帝故里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综合服务设施建设。 观光旅游建设:实施大湘西地区精品旅游线路四“侗苗风情”枫木村、排子村、官舟村、下官舟村、高椅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设巫水河高椅段水上娱乐观光休闲区、翁桃村、望东村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小市、官舟、墓脚古建筑观光区。 景点景区提质:提质景区旅游公路、高椅电站大坝侗族风雨桥建设、绣花坪旅游接待中心建设、绣花坪至古村景区的环保车旅游公路建设。 旅游线路对接:若水至翁江旅游公路建设;高椅至小市村旅游公路建设;若水电站至高椅古村的水上交通建设;粟裕同志故居和纪念馆—鹰嘴界自然保护区—高椅古村—洪江古商城无障碍旅游通道系统建设。 |
——建设以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为主体的国家生态旅游休闲疗养胜地。以鹰嘴界国家自然保护区、渠水国家湿地公园、会同河湿地公园、天马山生态体育公园为重点,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建设研学旅行基地,按照《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通过规划引导、主题选型、配套建设、规范运营,努力建设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十三五”期间,预计总投资12亿元,力争该旅游区年游客达到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亿元。
专栏9:建设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
主题选择:山地、湿地、森林复合型,即以山地环境、森林植被、湿地及生态为主题的复合型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规划引领:编制《会同县建设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规划》,规划范围包括三个主要区域,即鹰嘴界区域、会同河区域、渠水区域。规划重点突显生态保护、休闲疗养、观光旅游、研学科普等内容。 旅游产品:重点开发科考、登山、探险、攀岩、观光、野营、度假、徒步、疗养、体验等十项旅游活动。 |
——建设以粟裕同志故居和纪念馆为中心的全国爱主义教育基地。依托粟裕同志故居和纪念馆,建设枫木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完成枫木村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实施塘口村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项目,完善国防教育器材展陈系统,推动粟裕公园、红军桥、红军战斗遗址、红军烈士墓群、红军革命小道及剿匪战斗遗址的保护与建设。到2020年,力争建设成为国家4A旅游景区。
——建设以茶叶、农业、花卉苗木为主业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根据《会同县茶叶发展规划》,建设以宝田茶场、移民库区为主的茶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以G209国道、渠水河、巫水河等河谷盆地为主要范围的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带;以连山、林城花卉苗木基地和经济果园为载体的乡村旅游示范点。
——建设一批精品旅游线路。重点是推进红色、古色、绿色之旅和东线、西线、环线之旅。从跨县域看,重点对接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大湘西地区精品旅游线路四“侗苗风情”之旅、张家界至桂林黄金旅游线路。
塑造营销消费热点。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筹办品牌性节庆活动,开发与城乡居民需求相一致的乡村游、短程游、休闲度假等旅游热点,开发适应消费需求的生态农业、休闲果园类热点消费,培育“侗苗文化”、“炎帝文化”、“耕读文化”等新兴旅游产品,推动我县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等热点旅游消费不断升温,为我县旅游市场注入消费、内需的新动力。
扮靓重要节点。以“美丽乡村”为建设主题,营造高椅古村、将军故居、炎帝故里、鹰嘴界国家自然保护区等重要节点,推动旅游与生态农业、文化体育、医疗健身等多方面融合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专栏10:旅游精品线路 |
中国第一古城古镇古村之旅:凤凰古城-洪江古商城-高椅古村; 侗苗风情之旅:芷江风雨桥—会同高椅古村—粟裕同志故居和纪念馆—靖州地笋苗寨—通道百里侗文化长廊; 红色文化之旅: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粟裕同志故居和纪念馆-通道转兵会议旧址; 湘西南生态之旅:张家界—凤凰—会同—通道—桂林; 大湘西历史文化之旅:凤凰(历史文化名城)—洪江(洪江古商城)—会同(高椅古村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桂林(历史文化名城); 生态休闲研学之旅: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钟坡山国家森林公园-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鹰嘴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会同渠水国家湿地公园-万佛山国家地质公园; 寻根祭祖之旅:会同(连山炎帝故里)—东安(舜皇山)—宁远(舜帝陵)—炎陵(炎帝陵)。 |
5.建设现代服务业
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现代商贸、现代物流业,积极推进商贸物流网络向农村地区延伸,通过3-5年努力,力争农村物流普及面达到85%以上。
——发展现代商贸业。推进以枝柳铁路、包茂高速为支撑,引入“互联网+农产品”的大物联网,打造时尚高端、功能齐全、辐射面广的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商务圈。加强城乡商业网点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形成以专业批发为主、特色零售为辅,辐射功能强、业态完整、服务配套、规范有序、活跃繁荣的商贸服务格局。
——发展现代物流业。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交通优势和边界贸易的集散能力,建设城东综合物流基地和2个配送中心,完善与物流相配套的运输场站、仓储、商品配送、信息网络服务等综合服务平台,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支持石煤开发和其它龙头企业在重点城镇建设物流节点。
——发展现代金融业。完善城乡金融服务体系,扩大农村金融服务面。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稳步发展证券、期货、信托、金融租赁等现代金融业务。深度优化金融对重要产业、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的服务,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等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推动五权抵押贷款投融资模式,提升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的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创建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县”。
——发展公共服务业。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加大教育、文化、广播电视、医疗卫生、社会养老、体育等社会事业领域的市场化投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引导民营医院、民办养老护理机构的发展,促进医疗服务、健康养老服务的多样化。拓展体育消费市场,形成较为完善的体育健身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托幼、住院陪护、维修保洁、社区保安、废旧物品回收等便民服务,促进社区服务业向产业化、社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发展其它服务业。围绕促进产业集聚、提高产业效率、适应消费升级、扩大服务供给、培育新型业态,大力发展生态新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变化,因地制宜发展家庭用品配送、家庭教育等业态,满足家庭的特色需求。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拓展面向农村的家庭服务。
专栏11:现代服务业 |
现代商贸:引入“互联网+农产品”的大物联网,重点打造怀化南部区域性重要的商贸物流基地,加强城乡商业网点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现代物流:建设城东综合物流基地和2个配送中心、新建1万平方米标准化商品储备库、货物运储大楼2万平方米、冷冻库8000平方米、仓储综合大楼8000平方米。 会展产业:努力将会展业列为现代服务业中优先发展的产业。积极支持农博会等本地会展办出特色,充分利用紧邻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的区位特点,争取召开各类大型会议,筹建武陵山片区会展(会同)中心。 现代金融业:重点抓好城区银行布点,推进各类银行加快发展,逐步实现POS机乡镇全覆盖。 科技信息服务业:培育和扶植战略性的科技服务力量,促进综合科技服务发展,提升全链条科技服务能力,建设区域性甚至区域间高水平的较为完备的科技服务体系和服务机制。 |
第二节 协调发展,建设宜居会同
以建设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市为契机,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努力建设怀化南部区域最宜居宜业的幸福和谐家园。
1.拓展县城规模
重点是按照“北扩东进西拓”的总规划,扎实推进“三纵三横”路网建设,做好会同河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及延长线工程、棚户区改造二期项目、城区污水管网二期工程、绕城公路、城北汽车站搬迁新建、新一中配套设施、城北小学等项目建设。加速打造新兴商贸集中区,力争县城面积扩展至16平方公里。进一步完善县城总体规划、组团控制性详规和各类专项规划,积极引导各类工程项目修建性详规,做好建设幸福和谐家园战略的顶层设计,为打造魅力县城奠定基础。
2.完善功能配套
围绕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加快建设低碳环保、和谐宜居、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
专栏12: 城市基础设施 |
城市交通设施建设:重点推进“三纵:G209会同绕城公路、沿铁路线(复兴路)、天马山公园游步道(天马路)”、“三横:渠水路、林城大道延长线、大石板路”等项目建设。 市政公共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县城排水防涝、防洪工程,将军路、解放路、希望路、南正街、改河街等街道改造工程等项目,以及公交配套设施、环卫、电力、天然气、城区地下综合管网、第二水厂等建设项目。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公租房建设、林业棚户区改造、国有垦区危旧房改造及国有工矿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合计8328套(户),总建筑面积662760㎡。 城市形象工程建设。实施天马山公园、会同河沿河风光带、粟裕公园升级改造、街头立面改造、十大文化广场等建设项目。 |
3.加强县城管理
围绕建设智慧会同,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为抓手,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切实提高城市服务和管理精细化水平。
专栏13: 城市管理 |
文明创建:积极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窗口、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系列创建活动,使生态文明成为城市管理的核心理念。力争2016年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2018年完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2020年完成国家级生态城市创建。 智慧会同:推进智慧党务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智慧社区和智慧管理等五大体系建设。推进基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社区管理:按照网格化管理、精细化要求的总思路,完善社区布局,规范内部管理,壮大经济实力,推行网络化服务,实现社区管理规范化、精准化。通过3-5年努力,力争全县示范社区达到80%以上,基本实现社区精细化服务。 市容整治:重点解决城区脏乱差问题,抓好城市垃圾站场、公厕、环卫设施设备添置等基础设施项目,到2017年把会同建成全国卫生城市。 |
4.建设幸福家园
抢抓全省实施“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机遇,在国省道公路沿线、城镇周边地区和旅游景区加快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到2020年,85%的村庄基本达到新农村建设要求。
专栏13: 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 |
农村环境治理:加大农村生活垃圾、环境卫生、改水改厕、污水排放等方面的治理力度,有效扭转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局面,形成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重点是投资1亿元建设村建焚烧炉或垃圾收集箱,乡镇集镇区修建垃圾中转站,县里定时转运的垃圾处理系统。 农村建房规范:推进特色村寨建设、推进省际边界小城镇建设等项目。2017年底前,农村建房全面纳入规划建设管理,积极开展绿色农房建设和改造。 乡村集市整治:到2017年底,基本消除无序经营、占道经营、乱贴广告、乱放垃圾、车辆乱停乱靠等行为。 农村道路通行:对345个行政村的道路进行硬化、亮化、美化、净化。 农村危房改造:五年累计改造农村危房20000户。 到2020年,全县345个行政村平均投资300万元,其中前三年年每年完成80个行政村,2019年完成55个行政村,2020年完成50个行政村,需投资1.5个亿。 |
5.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进一步优化乡(镇)村区划,稳妥推进人口在10000人以下的小微乡镇、人口不足5000人的民族乡以及人口在1000人以下的并乡(镇)合村。统筹城乡一体化规划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系统编制城乡总体规划、村镇体系规划、县域集镇布局规划和镇域村镇布局规划、集镇规划。加快建成链接城乡、镇村的公交客运网络,推动城市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向乡镇布局。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和人力资源市场,健全覆盖乡镇、村(社区)的卫生服务体系,做好城乡社会养老、医疗等保障制度衔接。
第三节 绿色发展,建设生态会同
把生态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围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污染治理主线,着力抓好“青山、碧水、蓝天、绿地”四大工程,从水、陆、空“立体式”改善生态环境。
1.实施“青山工程”
限伐、造绿、提质、增效,通过实施生态保护区建设、林业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走廊建设、城市绿化、矿山生态修复等林绿化工程,确保2020年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0%以上,活立木蓄积总量达到866万立方米。抓好造林绿化工程建设的同时,重点搞好新植林木的抚育管理,确保造林成活率;对重点区域实行围栏封育;加强林地林木管理,对山体及林地实行分区、分级管理,同时强化联合执法,开展专项打击和稽查行动。
专栏14:青山工程 |
生态保护区建设:到2020年,力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分别达到1、2、2个,各类生态保护区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比重在15%以上。 林业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通过生态公益林、工业原料林、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工程建设,生态公益林面积保持75.8万亩,退耕地造林3.8万亩,退化防护林改造2万亩,经济林基地面积达到30万亩。 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加强生物物种、自然植物群落和生态群落的保护。重点加大对鹰嘴界等公园保护力度,抓好巫水与渠水河生态修复、高椅景区生态景观工程等。 通道绿化:继续实施209国道沿线的绿化和高速公路进出口美化亮化,封山育林5万亩,森林抚育50000亩,完成省县乡村道绿化500公里。 城市绿化:重点抓好县城等绿化工程。 矿山生态修复:完成重要通道沿线和城区周边采石场的植被恢复,防治地质灾害、环境污染。 |
2.实施“碧水工程”
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区域内主要河流及水库等重要水域的保护,加大对非法侵占水域、采砂、取水、排污等破坏水生态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实施水质动态监测。全面贯彻国家水污染防治要求,严格限制水功能区内污染物排放,加强污染治理,全力保障饮用水安全和改善水环境质量。
专栏15:碧水工程 |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加强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积极开展城市应急和备用水源建设,实施水质动态监测,确保2020年全县水功能区达标率达100%。 重要水域环境保护与治理:提高城区水环境质量,重点抓好巫水、渠水、会同河等综合治理项目,全面改善水环境。 工业水污染防治:全面排查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逐步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工业原料加工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强化县工业集中区水污染防治。到2020年,县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以上。 城镇生活污水治理:推进县城和乡镇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2020年前达到相应排放标准或再生利用要求。 农业农村水污染防治:重点防治畜禽养殖污染,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粪便污水贮存、处理、利用设施,散养密集区实行畜禽粪便污水分户收集、集中处理利用,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实施雨污分流、粪便污水资源化利用;全面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到2020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河道清淤疏浚,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
3.实施“蓝天工程”
全面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要求,围绕能源、产业、交通、建设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强化防控措施,加大治理力度,加快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和监测网络,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控制机动车、工业污染源,管理城市扬尘,有效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总量。
专栏16:蓝天工程 |
清洁能源推广:到2020年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上升到15%以上;加大城区燃煤锅炉整治力度,到2020年基本完成中小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逐步推进集中供热大型燃煤锅炉的清洁能源代替。 清洁生产推广:全面实施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强化冶金、建材等行业和涉重金属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到2020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清洁生产适用技术普及率达到50%。 绿色交通推广:建设便利、快捷、舒适的公共交通系统,到2020年县城公共交通出行比重达到50%以上,降低城市中心区机动车排气污染;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在公交、环卫、出租车等行业和政府机关,率先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加快充电桩、加气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淘汰尾气排放高污染车辆,禁止超标排放的车辆上路行驶,到2020年,基本淘汰2010年底以前注册的营运黄标车;强化机动车环保年检,实行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机动车环保检验率达到80%以上,增加黄标车和10年以上老旧车辆检测频次。 城市扬尘治理:加强道路扬尘污染控制,推进渣土运输车辆密闭防漏改造,依法严惩违法违规企业,有效遏制渣土运输滴漏、洒落现象,继续提高道路保洁率和保洁质量;严控建筑施工及建筑材料运输环节扬尘污染,施工场地实施平面覆盖、道路硬化,拆迁工程采用湿式作业方式,运输车辆进行清洗和覆盖;加大城市绿化和美化工作投入力度,提高水面和地面软硬覆盖面积比率,县城全面消除裸露地面。 餐饮油烟气治理:加强餐饮油烟气污染控制管理,推进油烟排放在线监控措施安装使用,开展餐饮油烟气高效治理技术试点和推广,强化治理设施运行监管。到2020年,县城大中型餐饮服务场所全部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装置。 大气监控预警: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增建空气自动监测系统1个,油气回收治理及机动车排污监控能力建设。 |
4.实施“绿地工程”
以加强农业土壤保护和工业场地监管为重点,强化土壤环境监测和风险评估,加快构建资源整合、权责明确、信息共享的土壤环境管理体系,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推进污染土壤修复治理。
专栏17:绿地工程 |
农田土壤环境保护:以“菜篮子”基地等重要农产品产地为重点,开展耕地环境网格化监测和风险评估;建立肥料、农药、饲料使用档案制度和相应的监管和责任机制,做到科学施用肥料,合理使用农药,严格执行畜禽养殖饲料添加剂有关标准。强化绿地土壤监管、检测和改良。 工业用地环境保护:开展医药制造、橡胶塑料制品、纺织印染、金属表面处理、非金属矿物制品、皮革鞣制、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及使用、农药生产、危险废物收集利用及处置等工业企业场地,以及加油站、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施、污水处理厂等遗留场地环境专项调查,有序推进工业场地土壤污染预防和治理;落实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工业用地土壤预防和监测评估机制。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清除“白色污染”,积极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建设城市危险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置工程,重点推进城镇垃圾填埋场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到2020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率8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0%以上,危险废物处置率100%。 土壤污染重点治理:针对工农业用地土壤受污染程度,集中实施土壤治理与修复工程。 |
5.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减量化优先,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深入推进全社会节能减排,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推动资源节约。节约集约利用水、土地、矿产、原材料等资源,加强全过程管理,大幅降低资源消耗强度,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专栏18:节约资源 |
节水行动:因地制宜推广高效节水农业灌溉技术,大力实施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加强城市节约用水,改造城市供水管网,强制推广应用节水产品和器具,逐步实施阶梯水价;优化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加强水循环重复利用,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削减工业新鲜用水量,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2020年分别达15立方米/万元和80%。 节地行动: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加快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整合各类建设用地;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整合和节约产业项目用地;严格控制非农生产用地,划定耕地红线,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在2.516万公顷以上。 节矿行动。整治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坚决制止乱挖滥采现象,有序推进矿产资源勘探和开采;积极推广先进技术工艺,加强共生、伴生矿产及尾矿、废石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 节材行动:加强木材、钢材、水泥等原材料资源节约,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积极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行再生材料和替代材料运用,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提高原材料的循环利用效率。 |
——推进节能减排。发挥节能与减排的协同促进作用,突出抓好建筑、工业、交通、商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加强节能降耗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研发和应用,深入实施“万家企业节能行动”,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建设一批“零排放”示范工程。到2020,年万元GDP能耗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数达到省里考核要求。
专栏19:节能减排 |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决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强化节能、环保、土地、安全等指标约束,依法严格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建设用地审查,严格贷款审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将任务按年度分解落实,制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以及落后工艺、设备及淘汰时限,完善退出机制;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提高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8%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以上。 节能减排重点:大力实施节能重点工程、污染物减排重点工程,多渠道筹措资金,实施节能改造、节能产品惠民、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合同能源管理推广等节能重点工程,城镇生活污水及配套管网设施建设、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脱硫脱硝、重金属污染防治等污染减排重点工程。 环保产业扶持:修订节能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加大政府采购力度;研究出台合同环境服务项目扶持办法,鼓励信用担保机构加大对节能环保企业的支持力度,完善环保产业投融资体系。 |
——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构建再生资源和谷底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鼓励示范引导,实现各类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专栏20:资源循环利用 |
产业园区循环改造:着力推进现有产业园区向生态型、循环型、低碳型、可持续型生态园区转化,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园区规划、建设和改造,对进入园区的企业明确土地、资源、能源利用及污染物排放综合控制要求,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实现资源在企业间的循环利用。到2020年,县工业集中区60%以上完成循环改造。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再生资源回收主体企业,拓展多元化回收渠道。到2020年,力争回收体系涵盖废金属、废塑料、废纸、废橡胶、废玻璃、废棉织物、废电器电子产品和节能灯等易污染环境产品八大类,实现电子废弃物回收网络全覆盖,废金属、废塑料、废纸等回收率达到90%以上。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废机电设备、废电线电缆、废家电、报废汽车、铅酸电池、废塑料、废橡胶、废纸、废旧金属等“城市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为重点,促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完善垃圾填埋场的配套设施,加强日常管理,广泛开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完善餐厨废弃物收运体系,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和资源化处理,推行禽畜粪便和秸秆的资源化综合利用。 资源循环利用示范:推动城镇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工程、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示范工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结合国家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区建设,建立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示范推广种养结合、平衡施肥、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治理技术。 |
6.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
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围绕建设全国生态名县目标,建立健全“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生态文明管理机制,着力构建有利于推动生态会同建设的制度体系。
——严格执行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按照省里的统一要求,对自然资源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明确国土空间用途,实施用途管控。实施耕地保护激励约束机制,严守耕地红线。实行能耗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双控”制度,健全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加强节能评估后期监管。
——实施严格的生态红线管控制度。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对森林、湿地、公园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严格自然生态空间征(占)用管理。探索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容量接近或超过承载能力的地区,及时采取区域限批等限制性措施。
——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对排污权实施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发展排污权交易市场,规范排污交易价格行为。在重点领域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特许经营试点。研究建立生态效益评估机制,提高生态公益林、军事公益林等补偿标准,建立地区间横向补偿制度。
——严格生态文明考核,实施最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幅增加考核权重,强化指标约束。完善政绩考核办法,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考核制度。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实行终身追责。
第四节 共享发展,建设幸福会同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构建符合区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民生保障体系,营造公开、公平、公正、可预期的法治环境,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困有所助、玩有所乐。
1.全力推进精准扶贫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切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脱贫摘帽为统揽,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大力开展“产业扶持、生态移民、低保兜底、医疗救助、危房改造、基础设施、教育扶持、金融服务、结对帮扶、党员示范引领”等十个“到村到户”行动,苦干实干巧干三五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全县6.45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100个贫困村全部摘掉贫困帽子,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贫困村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改善贫困村基础条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精准实施生态移民、危房改造、基础设施到村到户行动,加快实施贫困村水、电、路、气、房、环境治理“六到农家”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基层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
——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加快扶贫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商贸服务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业,加快“一村一品、一村一个产业示范基地、一户一个当家脱贫产业项目”产业培育,因地制宜选准产业项目。积极探索委托扶贫等产业扶贫新模式,提高扶贫质量效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坚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0%用于产业发展,其中70%直接用于贫困户,确保3.8万贫困人口通过产业扶持稳定脱贫。
——提升贫困村民生保障水平。统筹发展贫困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科技、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大力实施低保兜底、医疗救助、教育培训到村到户行动,确保到2020年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加强库区移民后扶建设。继续做好直补资金兑现工作,整合各方资源,集中力量解决水库移民生存环境恶劣、居住不安全、生活贫困等突出问题。从水库移民避险解困工作着手,加快特困移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以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大力开展移民美丽家园建设;以促进移民增收为目的,采取多种措施增加移民收入,使移民收入水平总体达到当地农村居民的平均水平。
专栏21: 精准扶贫 |
1.产业扶持到村到户行动。围绕农业主导产业,重点抓好魔芋、油茶、茶叶、楠竹、蔬菜、中药材、柑桔等九大产业开发,将林业产业园作为扶贫产业园区进行创建。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商贸物流、冷链物流,促进农产品增值,带动贫困人口就近就业增收。全县每个贫困村发展1个特色产业,每个贫困户发展1至2个增收项目。加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和健康养生乡村旅游扶贫投入力度,大力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将产业扶贫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空白村,稳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2.易地扶贫搬迁到村到户行动。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就地就业致富的成功经验,对地处高寒山区、石山区、水库淹没区、饮用水源稀缺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等自然条件恶劣的贫困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确保贫困人口生态移民搬迁致富。 3.低保兜底到村到户行动。全面落实并强化低保、五保、新农保、临时救助等国家保障制度,对贫困对象实行“帮”“保”两条腿走路,综合施策。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采取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最低生活保障、进行困难临时救助和特殊特困人群政府供养等方式“保起来”,确保贫困人口通过兜底政策实现解困脱贫。 4.医疗救助到村到户行动。对因病致贫农户,通过实行大病救助制度、大病医疗保险等方式,实施医疗救助扶持扶贫,确保因病致贫贫困人口得到救助实现脱贫;做好因病返贫人口的后续扶持,研究因地方病、出生缺陷导致贫困的对策。 5.危房改造到村到户行动。以“改善和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和住房安全问题”为着力点,重点关注“住房最危险、经济最困难”农户,解决贫困农户无住房、住房不安全等问题。 6.基础设施到村到户行动。实施全县100个贫困村水利设施、道路交通、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项目,确保全县所有贫困村通村级道路,安全饮水、安全用电问题基本得以解决,实现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户户通、网络讯号全覆盖。 7.教育培训到村到户行动。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免费职中和高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完善贫困家庭学生助学补助和助学奖励制度;实施雨露计划、“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实用技术培训等措施,帮助贫困户掌握1-2门实用技术,通过教育培训实现稳定脱贫。 8.金融服务到村到户行动。积极开展金融扶贫工作,帮助贫困村、贫困群众生产的发展。确保100%的贫困农户评级,贫困农户有效授信率达到85%以上,90%有脱贫项目的贫困群众得到贷款扶持。 9.结对帮扶到村到户行动。继续实施“三联一包”制度,开展百村千户帮扶行动和“一进二访”、“三联七到户”、“五个一”活动,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县级领导联系、每个单位都有联系的贫困村、每个干部都有贫困人口联系户,做到贫困村派驻工作队、工作队长担任村第一书记全覆盖。 10.党员示范引领到村到户行动。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在扶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群众威望高、双带能力强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 |
2.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着力推进教育扶贫,全力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改善城乡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前教育抓普及,每个乡镇至少建有一所有独立园舍、办学层次完整的公办幼儿园,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0%以上。义务教育抓均衡,着力解决乡村学校太弱、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高中教育抓提质,优化现有教育资源,提升县一中整体办学效益,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职业教育抓特色,引导职业学校建设重点学科,逐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民办教育抓规范,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决定》,着力规范办学,提高办学质量。
专栏22: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教育基础建设:大力推进“全面改薄”工程,重点抓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高椅乡学校整体搬迁、一完小扩建、城北小学新建和小学教学点建设。抓好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到2020年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园舍独立、基础设施完备的公办幼儿园。 教育能力建设: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抓好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小学校园安全建设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等项目。到2020年,全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7%以上。 职业教育提升:按照卓越职业中专标准,加强县职业中学软硬件建设,推行“校企联合、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提升学生就业率,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
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统领,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建立教育质量公示和问责制度,严格考核奖惩,形成比较完备的小学、初中、高中教育质量管理体系。鼓励职业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由“对接产业、服务产业”向“提升产业、引领产业”转型发展。
切实维护教育公平。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缩小城乡、区域、校际教育发展差距。解决特殊困难群体的上学问题,确保进城务工经商等流动人口子女就近上学。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益,根据实际需要开设特教班。实施“雨露工程”,加强对留守儿童、行为不良青少年等特殊群体的关爱工作。充分发挥特教学校的作用,矫治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确保问题青少年和残障青少年得到教育矫治,健康成长。
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管办评分离,鼓励探索学校去行政化改革,加强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和整合,促进教育市场规范有序发展。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改进学校、教师考核评价方式,建立公办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制度,落实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要求。建立健全教师成长机制和考核评价制度,严格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探索九年一贯制学区管理新模式。
3.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
——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创业。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打造“创业之城”。坚持统筹城乡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抓好产业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等各类创业创新平台建设,出台相应的财税、金融、产业等扶持政策,鼓励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高校毕业生、个体经营者自主创业,拓宽创业投融资渠道,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
专栏23: 全民创业 |
创业扶持:全面落实鼓励创业的扶持政策,建立县乡两级创业引导资金和创业担保资本金,完善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税费减免、场地安排等鼓励自主创业政策,降低创业门槛,优化创业政策环境。 创业带动:完善全民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培训+实训+孵化+项目”创业“扶持链”,力争全县年均新增创业主体300个以上、带动就业1500人。 |
——普遍增加居民收入。建立健全扩大就业增加劳动收入的发展环境和制度条件,促进机会公平。落实工资支付监控和工资保证金制度,着力解决工资拖欠问题。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建立低收入居民生活补贴与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联动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加快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保护合法收入,坚决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十二五”期间,城镇在岗职工工资年均增长15%以上。
——降低群众生活成本。完善价格改革,涉及民生的水、电政府定价商品,实行最低成本定价;猪肉、蔬菜、食用油等市场调节商品,实时监测,同比不高于周边,及时启动应急反应机制。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内容,以民政的精准救助、养老服务、双拥关爱、公益慈善、三社联动五大民生幸福工程为重要抓手,加快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和改善人民群众基本生活。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实现城乡统筹和应保尽保。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逐步提高各类保险待遇。完善和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覆盖率达95%以上。到2020年,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
——实施精准救助工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制度统一、标准有别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加强低保与扶贫、最低工资、失业保险和新农保等政策衔接,合理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加大社会救济救助力度,健全灾民、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流浪乞讨人员等困难群体救助机制,健全教育、医疗等专项救助制度以及灾害突发等临时救助制度。到2020年,力争全县低保标准占年度人均消费支出比例达到全市平均水平,五保分散供养对象生活水平达到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城乡医疗救助水平不断提升。
——实施双拥关爱工程。深入开展“双拥”创建活动,促进军民融合、军地和谐。认真落实优抚政策,着力帮助优抚对象在思想上解惑、生活上解困、医疗上解难、住房上解危。深化“双带双促”、优抚建房、扶优奔康活动。坚持以就业率、满意率为核心,大力推广以“五化五率”为主要内容的退役士兵教育培训新模式。到2020年,每年培训退役士兵100名以上,实现推荐就业和自主创业率达98%以上。
——发展福利慈善事业。着力增强社会慈善意识,加快发展慈善事业。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逐步拓展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坚持家庭、社区和福利机构相结合,推动社会福利服务社会化。加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福利服务。加强慈善项目载体建设,全面启动“亲情缺失、圆梦关怀”计划,建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关爱基金,深入开展慈善助医助学助困等传统救助活动。到2020年,累计筹集慈善款物达2000万元以上。
——实施三社联动工程。进一步加强社区平台建设,推广社区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社会化服务。全面实行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逐步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构脱钩,加强社会组织执法监管,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推动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到2020年,“幸福社区”建成率达到80%以上,社会组织总量达到1500家以上,专业社会工作者达50人,基本实现以社区为平台、社工为核心、社会组织为抓手的联动治理。
——改善基本住房条件。围绕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和提高住房供应水平,坚持增加投入与创新机制并重,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市场,形成多渠道、多形式解决群众住房困难的住房保障体系,确保城乡居民住有所居到。2020年,力争人均住房面积13平方米以下的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全部得到保障,基本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新建住宅精装修比例达到25%。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大公共租赁住房、工矿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旧房屋改造力度,不断提升住房保障水平,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对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困难家庭优先安置、优先保障。到2020年,基本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基本消除农村危旧房。
——完善社会养老服务。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基本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城乡一体化、投资多元化、管理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确保城乡居民老有所养。
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加大敬老院、福利院、农村幸福院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力度,优化养老床位结构,提高护理床位比例,优先保障空巢、高龄和失能半失能等困难老年人服务需求,重点扶助低收入困难老人。到2020年,力争全县乡镇敬老院总数达到15所,总床位数达到150张以上。
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改革。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改革,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整合资源,探索出台我县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用地、税费减免等具体配套政策措施,积极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和疗养基地,推进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工作。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
落实老年人各项优待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制度,逐步为所有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落实老年人各项优待服务政策,全县65周岁以上老人凭老年人优待卡免费乘坐公共汽车,免费游览政府投资主办的公园和公益性文化设施、旅游景点。各类医疗机构为就诊老年人提供优待服务,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老年人专科门诊。
推进殡葬事业发展。坚持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倡导文明节俭办丧事。建立完善殡葬事业公共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对全县城乡低保对象、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身故后丧葬提供一定费用。
5.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
构建涵盖医疗、卫生、药品、体育等方面的健康体系,提高健康服务水平,满足人民多层次、多元化健康需求。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和可及性为目标,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加快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确保人民群众病有所医。
加强现代医疗服务建设。认真落实湖南省乡镇区划调整相关政策,加快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医疗机构建设,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城区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建立有效运行的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争取引进一家国内知名、医疗水平高、管理理念新的医院来会同办院。大力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卫生事业发展。
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加快改善卫生应急救治、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精神卫生等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城乡医疗急救网络。巩固和发展新农合制度,探索贫困群众大病费用超过家庭纯收入40%以上部分直接挂账、优先救助、单种病例限额支付等方法,有效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返贫问题。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推广中医中药治疗,完善基本药物遴选、供应、价格和报销体系。强化卫生计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县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融入智慧会同整体框架,按照“互联网+医疗”模式,推动健康大数据应用。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根据中央、省里规定落实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加强医疗卫生监管。建设全区统一的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促进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规范管理、健康发展。规范药品生产流通,严格加强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放心用药。严格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切实减轻患者负担。深入开展医疗市场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医疗行业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净化医疗服务市场。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大力开展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完善医德医风投诉渠道和监督平台,建立医德医风巡查和档案制度,深化医德医风考评,强化社会评议评价,不断完善行风评议和患者就医体验满意度第三方评价机制,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努力提高老百姓看病就医的满意度。
6.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
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县为目标,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体系为抓手,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繁荣发展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基本满足全县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重点文化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多功能的文体服务中心,形成县、乡、村三级文体服务健身网络。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达2个以上、省级达4个以上,非遗国保达2个以上、省保达4个以上,加快建设天马山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乡镇全民健身中心、县游泳馆等文化体育基础设施。
7.推进民族团结进步
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我县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加快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全力推进蒲稳、漠滨、宝田等民族乡集镇规划建设力度,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集镇市场,发挥经济集聚效益。积极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重点加强以高椅村特色民居、蒲稳村特色边贸集镇、宝田村特色茶叶产业为中心的10个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全力争取1—2个国家级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50个县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切实抓好民族乡成立二十周年的庆典工作。以6个民族乡成立二十周年为契机,以“乡庆”为平台,认真搞好上级部门“对接”,积极多争取项目、争取大项目。
——全面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民族基本知识、民族理论政策以及民族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创新推广“九月民族团结月”活动,着力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机关、进学校,加强民族地区发展和不同宗教信仰群众的文化事业发展,促进和谐稳定。
专栏24: 健康会同建设 |
医疗保障:重点抓好县人民医院改扩建、中医医院改扩建、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县疾控中心建设、县精神卫生康复中心、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等项目建设。到2020年,力争完成50个村级卫生室(所)业务用房建设,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率达100%,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床位6张、医技人员6.64人、执业医师数2.5人、注册护士3.14人。 科教兴卫。加大科教投入,大力医药卫生科技创新,积极引进先进医学科技技术,实施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到2020年,力争创省重点学科1个,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至少1名全科医生。 中医中药治疗推广。推进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和作用。 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重点是实施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做好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信息化系统建设。 计生服务保障。推进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优生优育服务指导和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 体育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天马山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县综合性文体活动中心、县游泳馆等项目。 文化事业发展:重点抓好县博物馆、县美术馆、18个乡镇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侗文化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省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10个社区文化服务中心、10个乡镇图书馆、县纪念馆国防教育基地、高椅非遗博览园、“非遗”保护传承中心、村级群众文体广场、西区二桥文体休闲广场提质工程等项目。 |
第五节 开放发展,建设魅力会同
积极营造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宽松灵活的政策环境和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不断激发科学发展活力,增强富民强市动力。
1.突破关键领域改革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充分依靠和发挥群众首创精神,推动改革在各领域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鼓励和支持相关行业开展各类综合性和专项改革试点。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力承接省、市政府下放审批事项,取消下放一批县级行政审批事项,通过分类处理彻底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编制并公布县直部门权责清单,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前置中介服务项目,实行清单管理,破除中介垄断,加强中介监管。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建立网上政务服务与电子监察系统,投资、建设等领域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现“横向联通、纵向贯通”。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政府投资模式,在公共服务、经营性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领域,稳步推行公共服务合同承包制、特许经营制和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等项目融资模式,落实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和投资责任追究等制度。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大力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市场化运作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
——深化资源要素市场改革。加快推进资源、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形成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损害成本和代际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加强拆迁安置房统规统建,探索建立土地开发补偿机制和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形成可量化、可操作、可交易的生态补偿机制。健全和落实环保收费制度,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促进排污成本内部化。加快推进林业投融资体制改革,创造会同经验向全省全国推广。
——深化公有制经济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推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公开招标和职业经理人经营管理模式,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组建以镇村或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的市场运作主体,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运用互联网+技术,推进社会管理网格化管理,实现社会管理智能化、高效化、数字化。推进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建设,建设全覆盖、无死角的社会立体防控体系,增加群众幸福感。推行“互联网+民生服务”改革,在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全覆盖,极大方便群众办事,形成会同经验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完善市场决定价格机制。着力构建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政府重点监管价格行为的管价机制。完善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政府定价机制。继续推进居民用水、电、气阶梯价格改革。加强价格监测和预警、成本监审和社会监督,防范和应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建立符合市场导向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稳妥有序推进农产品目标价格改革。
2.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
实施开放崛起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规模开展经济技术协作,构建对外开放平台体系,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在重要区域、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营造对外开放新优势,促进共生发展、共生崛起。
——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积极承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大力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港澳台大型企业、中央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等战略投资者落户会同,吸引县外资金重点投向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大物流、金融、商务、信息、科技等服务业对外开放,稳步开放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引进优质资源,提高服务业国际化水平。坚持引资、引智并重,创新引进高端人才保障激励机制,加快建设国际化社区,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集聚。
——着力引进生态、旅游、环保产业的投资者。准确把握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导向,围绕绿色发展作文章,结合产业特色和地域优势,设立绿色项目准入门槛,摒弃、杜绝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着力引进产业层次高、科技含量大、税收贡献大和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生态、旅游、环保项目,发展壮大绿色产业集群。
——着力引进在外创业成功的老乡返乡创业。依托在外“会同”同乡会,加强与在外会同成功人士的联系,鼓励在外会同人士返乡创业。建立回乡考察、招商推介、年会等制度,定期邀请在外老乡回来参观考察,鼓励在外人士,发挥桥梁、先锋作用,吸引外地知名企业共同前来。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寻求与央企、湘企协作机会,承揽境外工程业务,带动技术、设备和服务出口,以及农产品外销。加快发展对外劳务合作,扶持3-5个专业外派劳务基地,积极扩大援外项目份额。建立“走出去”公共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权威可靠的境外市场需求、投资环境和企业资信等信息,健全安全评估、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力争到2020年,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营业额达500万美元。
第六节 固本强基,建设智慧会同
按照“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完善网络、保障有力”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以交通、能源、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
1.构建综合立体运输体系。围绕打造怀化南部区域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的基本目标,建设大通道,疏通“微循环”,理顺关节点,统筹推进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建设无缝对接。
专栏25:综合运输体系建设重点领域 |
铁路:重点是推进包海高铁会同段、县工业集中区铁路专用线、火车站搬迁等项目。 公路:重点是推进天柱至会同高速、县城绕城公路、鲁冲至翁江公路、大垅至炮团公路、堡子至横岩公路及98公里国防公路、巫水河及渠水河沿河公路、农村公路安保、林区产道路工程等项目建设。新建农村断头公路500公里,提升等级改造农村公路1300公里。 水路:重点是实施渡改桥及危桥改造40座,新建大码头项目,以及清理航道24公里。 城市公交:建设与城市空间开发、功能拓展相适用的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加强城市公交与城际交通、过境高速公路、城市环线、干线公路、港口和客货运枢纽等交通节点的无缝对接,推进城乡物流体系、农村电商的发展,县、乡、村物流一体化,电动汽车的替代。 |
2.构建能源供应保障体系。围绕实现能源供应安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能源结构调整优化、能源效率着力提高、能源消费过快增长得到严格控制、清洁能源有力发展、绿色能源有效推进的基本目标,着力加强能源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气化会同”建设,建设管道燃气和天然气车用加气站,实现气源多元化。积极发展新能源,加快风电开发,扩大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推进生物质多元化利用,启动地热能开发利用。加强能源通道建设,适时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全面完成农网改造升级工程。
专栏26:能源供应保障体系建设重点领域 |
石煤综合利用开发:建设年产400万吨的石煤露天矿、2台30万级千瓦亚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煤发电机组、年产2600吨五氧化二钒生产线及配套设施。 风电开发:建设风电场4—5个,总装机40千瓦。 水电开发:主要是装设容量20MW小洪水电站建设。 太阳能建设:抓好城乡太阳能的推广应用,新建广坪镇80MW光伏并网电站。 电力电网:不断深化集约管理模式,通过建设坚强的主网网架,打造灵活的配电体系,应用信息化管控手段,为优质可靠供电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为解决群众“最后一公里”用电问题提供“智能”支撑。重点实施城北变电站、工业园区变电站等项目建设,全面完成21个村农网改造,升级电网80%以上。 新型能源:积极发展小水电工程,推进网电规模化发展,统筹各类生物能资源,合理选择利用方式,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源。 能源储运:智能配电网能量调度技术,建立能源储运交易中心。 |
3.构建水利安全保障体系。围绕实现防洪减灾、水源保护等薄弱环节建设,切实加强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明显提高的基本目标,建立安全高效的现代水利保障体系。
专栏27:水利保障体系建设重点领域 |
水源保护:重点是实施县重点饮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县城二水厂及对24个集镇水源地封山育林、保护范围划界、警示标志等,实施县生态清洁小流域、革命老区水土保持等项目。 城乡供水:实施24个农村集镇水厂扩容提质工程。五年累计解决12.5万人农村人饮不安全问题,修建供水工程120处。 防洪减灾:继续建设县城防洪防涝体系,新建渠道防渗260KM,维修加固山塘375口,加固溪坝240座。实施大溪、蓑衣塘、小田冲三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六黄水库灌区和县高标准节水示范工程项目,以及渠、巫水治理、小山洪沟治理、五小水利建设等。 |
4.构建信息网络体系
适应高速、泛在、智能和融合的发展趋势,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集约建设、资源共享和保障安全的要求,加快构建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和辐射武陵山片区的信息服务平台。
——构建新一代信息网络。统筹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等网络设施,改造形成大容量、高速率、高智能的光纤干线传输网络,促进网络升级换代。将信息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突出工业园区、服务业集聚区、交通枢纽站点等重点区域网络建设,大力推进光纤进商业楼宇、公共场所、住宅小区,着力解决城市光纤入户连接的“最后一百米”问题。积极建设“宽带会同”,实现无线宽带连续覆盖和无缝应用。推进城市骨干信息管网向农村延伸,实施农村行政村“宽带通”工程,争取所有行政村通光缆,每村100兆,每户10兆。加强党政专用通信网等特殊网络建设。
——加强基础平台建设。完善基础网络,强化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防范综合支撑平台,增强监测、预警和管控能力,提高重要信息系统的容侵、容灾和抗毁能力。
——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建立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统一的建设管理体制,积极创建“三网融合”示范工程。加强网络改造和业务创新,以广播电视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为重点,加快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数字化改造、下一代网络电视网建设,形成以多媒体技术为主导,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业务融合的信息网络格局。到2020年,家庭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0%以上,城镇有线数字电视覆盖率达100%。
——推进新型信息化运用。大力实施中小企业上网工程和企业信息“登高计划”,建设会同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试验区和百家示范企业。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加快建立健全专业市场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依托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建立“数字会同”中心平台,重点推进地理空间基础数据支撑体系、城市监控与报警系统、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城市数字化管理系统、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等核心应用。力争到2015年,县、乡(镇、街道)政务部门电子政务覆盖率达到100%,行政许可在线办理率达到80%。
第七节 依法治县,建设法治会同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区有机统一,建立多方参与、共建治理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着力提高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法治化水平。
1.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民主选举,扩大基层直选试点面。坚持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完善“三重一大”(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决策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居)务公开,积极开展民主管理活动。重视网络民意,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构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者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权力运行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社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侨务、涉台和红十字会工作。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认真落实军人优待抚恤政策,切实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军队移交地方的离退休干部接收安置工作。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2.加快依法治县步伐
全面落实依法治县方略,以依法执政为核心,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为重点,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加速推进会同县法治化进程。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审查、登记、备案和有效期管理等制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推进行政问责和政府绩效管理监察,及时公开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项目建设、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加强和改进行政复议和应诉,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健全便民诉讼机制,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加大对困难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力度,完善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人民调解,推进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衔接联动,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加强法律顾问工作,有效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公民法治理念,提高公民法治素质。到2020年,全县行政企事业单位设立法律顾问率达40%。
3.推进平安会同建设
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健全联防联控机制,确保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健全安全生产机制,实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加强安全生产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有效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健全防灾减灾预警及防治机制,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健全消防预警应急机制,建成覆盖城乡的消防预警应急体系,加快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提升消防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完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加强政法队伍和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做好流动人口和闲散青少年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加强对艾滋病人、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服务,强化对网络虚拟社会的监测管理,广泛开展平安会同创建,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加快人防工程建设,提高平战转换能力。加强全民安全宣传教育,将公共安全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到202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5%。
专栏28: 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建设 |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按照“城乡一体、覆盖全面、技术兼容、资源共享”的要求,以信息化改造警务流程,推进打防管控一体化、网上网下一体化,加强基础性制度机制和平台建设,提高我县社会治安防范、控制、管理水平,实现社会治安环境良性循环。 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建立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追查、风险可防控、责任可追究的食品药品可追溯制度。重点抓好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县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化建设、县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工程等项目建设。 安全生产提升。实施公共安全综合治理行动,重点排查整治事故易发道路、高危行业企业、人员密集场所、大型公共安全设施等。实施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程。到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达标率100%,烟花爆竹批发经营企业达到二级标准。 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建设涤棉城市,完善防洪抗旱设施,增强水旱灾害防控能力。完善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体系,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健全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环境污染等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建设应急指挥平台,提升重大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
4.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积极发展社区义工、志愿者队伍,加强城乡社区公共文化、娱乐、生活设施和社区服务用房建设,提高社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积极培育行业协会、社会公益类和基层社会组织、中介组织、基金会、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各类社会组织,鼓励社会组织向政府有偿提供公益性服务,支持社会组织自主参与经济社会管理。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搭建群众工作网络和沟通平台,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对被征地拆迁人员、涉军群体的服务管理,全面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5.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坚持政府、企业、个人信用三位一体,以诚信政府建设为先导,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推进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全社会信用意识,健全以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财务管理为重点的信用记录,加强信用信息归集、互联共享、档案应用、制度建设等工作,推动信用产品在经济交易中的运用。加快建设统一、规范、高效的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落实信用奖惩制度,增加交易透明度,降低交易成本。
第四章 规划实施及要素保障
强化组织领导,实施项目带动,优化资源配置,确保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顺利完成。
第一节 强化组织人才保障
1.塑造坚强核心,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加快会同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规划发展目标明确、发展思路清晰,在更高起点上展开新征程,关键是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切实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打造建设幸福会同的坚强领导核心。
2.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凝聚众心之力。坚持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群众观,凝心聚力,团结奋进。
3.加快人才培养选拔,完善人才机制。健全完善管理、选拔、培养、激励保障四项机制,搭建人才合作交流平台,积极开展国际国内智力交流与合作,选拔优秀管理人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人才,建立科学、动态、合理的人才储备,不断提高实用人才整体素质。
第二节 强化体制保障
围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强化规划实施机制,创造规划实施的必要条件和良好环境,保障规划目标的如期实现和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1.依规划推动机制。严守规划实施的严肃性,营造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社会配合的良好氛围。各级各部门要制定规划实施方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密切协作,加强考核,全力推动规划纲要和本级本部门规划实施,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规划实施、各类要素资源向重大规划项目配置。同时,广泛宣传“十三五”规划,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十三五”规划实施。
专栏29:会同县“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 |
重点行业规划:1、工业发展规划;2、国土资源发展规划;3、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4、农业发展规划;5、林业发展规划;6、畜牧水产业发展规划;7、民政事业发展规划;8、财政发展规划;9、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10、交通运输发展规划;11、水利建设规划;12、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规划;13、科技事业发展规划;14、旅游业发展规划;15、人才和就业发展规划;16、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17、文化事业发展规划;18、教育事业发展规划;19、卫生事业发展规划;20、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规划;21、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特定领域规划:22、工业园区发展规划;23、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4、扶贫开发规划;25、金融业发展规划;26、食品药品安全发展规划。 |
2.项目带动落实机制。坚持以规划确定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高度重视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前期工作考核,形成项目前期工作的合力。精心抓好项目的调度,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和投产见效。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实施情况适当进行调整、补充,形成滚动开发机制和落实机制。把项目建设作为“十三五”推进的重中之重,以项目带动生产要素集聚,以项目激活发展动力,着眼于集中力量分阶段解决一批重大问题。
专栏30:实施“一五三”投资行动计划 |
继续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建立健全项目不断生成、滚动开发、有序推进的长效机制,完善“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库,大力推进“153”投资行动计划,即10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500亿投资规模,“十三五”期间完成投资350亿元以上。 产业发展领域: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大力推进有效需求扩大、开放高地构筑、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行动,规划建设47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规模175亿元,五年完成投资122亿元。 基础设施领域:围绕交通、水利、城建、能源、信息等领域,实施高速公路、铁路、水利、新区建设、城市路网、园区建设、智慧会同等10大工程,规划建设33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规模263亿元,五年完成投资214亿元。 生态环保领域:围绕节能减排、生态治理、湿地公园建设等重点领域,实施工业节能、垃圾污水处理、资源循环利用、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建设12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规模28亿元,五年完成投资10.3亿元。 民生建设领域:围绕教育强县、旅游强县、人才强县战略和就业、医疗卫生、住房等民生需求,实施公共文化、体育发展、教育提升、医疗卫生、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养老服务、全民安居、公共安全、应急体系等18大工程,总投资规模39.6亿元,五年完成投资27.6亿元。 |
3.部门联动协调机制。规划提出的预期性指标和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等任务,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各级各部门要上下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形成合力,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法制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与政府战略意图相一致。
专栏31:保障资源要素供给 |
土地供应:支撑“十三五”发展,五年建设用地需求1200公顷左右,土地供需矛盾加剧,必须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安排建设项目,积极向国家、省市争取更大的建设用地空间,健全土地资源保护、储备、使用机制,依法处置闲置土地,盘活存量土地,推进土地集约开发和市场运作。经过供需平衡,国务院批准的《会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年)》“十三五”期间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25公顷,尚有975公顷缺口,主要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解决30公顷及向省厅争取解决用地计划指标。 资金保障:支撑“十三五”发展,五年需完成投资350亿元以上。必须积极争取国家、省预算内投资和专项投资,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沟通协作,用好用足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大幅提高直接融资、内联引资和利用外资水平。经过供需平衡,“十三五”期间争取国家、省预算内投资和专项资金200亿元左右,利用银行信贷200亿元左右,利用外资200亿元以上,基本可以满足“十三五”发展需求。 能源保障:加快建设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统筹资源开发与节能降耗,着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和能源运输通道建设,充分利用市外资源,切实增强能源保障能力。 水源保障:支撑“十三五”发展,到2020年全县共需水6亿立方米左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水环境变化,结构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日益成为制约我县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必须着力解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和治理等重大问题,建设节水型社会,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经过供需平衡,2020年可供水量为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亿立方米(蓄水工程供水1亿立方米、引水工程供水2亿立方米、提水工程供水1亿立方米),地下水2亿立方米,可以满足全县用水需要。 |
第三节 强化监督评估
1.监督考核。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是政府对全县人民的承诺。约束性指标要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完善监测考核制度,强化对结构优化、民生改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作为各级政府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
2.实施评估。加强年度计划与本规划的衔接,要依据本规划的总体安排部署,逐年落实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提升监测评估能力,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跟踪分析。完善规划的实施评估机制,实行规划中期评估制度,建立规划“编制—实施—评估—调整—实施”的滚动实施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发挥行政监察、组织人事、统计、审计等部门对规划实施的监督作用,完善政府向市人大、市政协的报告和沟通机制,充分听取市人大、市政协、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开展规划宣传和展示,及时公布规划的实施进展情况,让群众参与规划实施的监督,营造全县人民共同支持规划实施的社会氛围。
3.调整更替。在规划实施中期,组织开展全面评估,并将中期评估报告提交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规划实施期间,宏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需要修改调整规划时,应报请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
附件1 |
|
|
|
|
|
|
|
|
|
会同县“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表(送审稿) |
|||||||||
|
|
|
|
|
|
|
单位:亿元 |
||
行动名称 |
序号 |
项目名称 |
所在地 |
建设内容 |
建设业主 |
建设性质 |
建设年限 |
总投资 |
“十三五” 计划投资 |
汇总 |
128 |
|
902.9712 |
702.6512 |
|||||
有效需求扩大行动—投资需求保障工程 |
1 |
创建中国农业银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县 |
会同县 |
1、设立“金融支持现代农业”政府担保基金,加大对现代农业的信贷支持。2、完善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成立村级农村金融服务站,扩充农村金融服务中心职责功能。3、加大对农户的评级授信力度,2016年前实现农户评级授信率达到99%,打造农户信用信息共享平台。4、加大信用创建力度,大力推进信用乡镇、信用村建设,力争2020年前实现信用乡镇覆盖率达100%。5、加快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构建适合会同林权抵押贷款发展的交易平台。 |
会同县人民银行 |
新建 |
2016-2020 |
1 |
1 |
有效需求扩大行动—消费热点培育工程 |
2 |
会同县电子商务创业服务平台 |
会同县 林城镇 |
新建电子商务交易,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培训大楼1万平方米,商品展示仓储面积5000平方米,综合服务配套设施8000平方米 |
会同县经科商粮局 |
新建 |
2015-2025 |
10 |
5 |
有效需求扩大行动—消费热点培育工程 |
3 |
会同县生态景观长廊建设 |
会同县高椅乡、若水镇 |
1、若水至翁江旅游公路建设2、洪江古商城至高椅古村水上旅游建3、若水镇红色旅游点建设(剿匪遗址,红军烈士墓群等)4、传统文化村落保护和旅游开发(高椅村,翁高村,望东村,檀木湾,鼓楼村等)5、巫水河畔自然风光带建设6、巫水河畔自行车赛道建设7、高椅古村游客服务中心建设8、巫水河畔农家乐开发建设9、洪江古商城到高椅古村无障碍旅游及智慧旅游建设10、高椅古村室外实景演出场所建设11、洪江古商城到高椅古村窄轨小火车及计划经济遗址保护项目 |
三原色文化旅游开发公司 |
新建 |
2016-2025 |
15 |
6.6 |
4 |
会同县连山炎帝故里旅游区建设项目 |
会同县连山乡大坪村、建设村 |
大坪村炎帝故里朝拜区、祭祀区、宗教活动场所及旅游综合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大坪村、火神坡休闲生态观光农业旅游区建设;建设村等连山八庙恢复重建、茶亭庵等宗教遗址恢复、坛子墙等新旧石器遗址展示区建设;民俗文化表演场所建设 |
三原色文化旅游产业公司 |
新建 |
2016-2026 |
10 |
3 |
|
有效需求扩大行动—消费热点培育工程 |
5 |
粟裕故里红色旅游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项目 |
会同县坪村镇、马鞍镇、林城镇 |
粟裕同志故居和纪念馆旅游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军事装备展示及国防教育基地建设;军事项目体验区建设;塘口村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及民俗文化旅游区建设;粟裕希望小学、粟裕中学参观点建设;枫木村、塘口村、木臻村生态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建设;粟裕公园旅游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南岳山、莲花洞、岩屋寺等宗教旅游区建设。宝田茶场生态观光农业生态示范点建设项目智慧旅游系统建设。马鞍镇相见村、黄土村红军烈士墓群瞻仰区、红军战斗遗址、红军桥等保护与开发建设;红军革命小道体验区建设;生态休闲森林旅游区建设 |
三原色文化旅游产业公司 |
续建 |
2015-2020 |
5 |
5 |
6 |
会同县羊洋羴庄健康养老园 |
会同县岩头乡龙坡村 |
300套民族木屋,可容纳1千人养老休闲,计划新建保健、医疗、游泳等配套设施10000平方米,新增床位1200个。 |
会同县恒生源 生态农业科技 有限责任公司 |
新建 |
2015-2017 |
1 |
1 |
|
有效需求扩大行动—消费热点培育工程 |
7 |
高椅国家级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及旅游开发项目 |
会同县高椅乡高椅村 |
75栋古民居抢救性维修及古遗址保护恢复;非古民居(390户)亮化工程、整村环境综合治理及美丽乡村建设、村落旅游交通及旅游道路建设、强弱电下地及给排水建设、地质灾害防治性高椅学校整体搬迁建设、传统文化传承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建设、防洪堤及引水入村截洪沟建设、村团绿化美化及生态系统建设、农贸市场等公共设施建设、旅游接待中心改造等旅游综合服务设施建设、防雷白蚁消防等二期安防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组建及特色商品开发)、管理创新 |
三原色文化旅游开发公司 |
续建 |
2015-2025 |
10 |
5 |
开放高地构筑行动—开放体系建设工程 |
8 |
会同县仓储物流基地 |
会同县 岩头乡 |
新建5万平米标准化商品储备库,15000平米敞蓬货场,货物运储大楼2万平方米,新建8000平方米综合大楼和客服中心,1千吨低温冷库 |
招商引资 |
新建 |
2016—2018 |
1.8 |
1.8 |
9 |
湘黔边茶叶、南方林产品、南方花卉苗木配送中心 |
会同县 林城镇 |
新建展销综合体2万平方米(日用品、茶叶、林竹产品、花卉苗木),配送仓储面积3万平方米,综合大楼和客服中心1万平方米 |
招商引资 |
新建 |
2017-2020 |
1.5 |
1.5 |
|
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
10 |
中科院、湘潭大学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项目 |
会同县 林城镇 |
项目占地50亩,建设展览中心3000平方米、科研实验楼2000平方米、玻璃温室1200平方米、专家楼3600平方米和试验示范区、科教展示区,开展沅水流域生态安全评价与生态功能区划研究、竹材表面胶合性能与竹木人造板符合技术研究、杉木人工林木材密实化处理的纳米技术研究,和优化杉木人林固碳功能与水文效应的经营技术;加大“林业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建设力度,做实流转交易、收储管理平台。全县林木的碳汇贡献率达223亿元/年,夯实碳汇交易基础,搭建碳汇交易平台。 |
中国科学院沈阳土壤科学研究所会同国家重点森林生态观测站 湖南会同裕森林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
新建 |
2015-2017 |
1.2 |
1.2 |
创新能力提升行动—重大科技攻关工程 |
11 |
会同县石煤综合利用项目 |
会同县肖家乡 |
建设年产400万吨的石煤露天矿+2×30万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年产2600吨五氧化二钒生产线+年产15万立方米混凝土砌块及资源化回收年产5万吨硫酸 |
大唐华银怀化石煤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
新建 |
2015-2026 |
50 |
30 |
12 |
会同县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及绿色新源产业园建设 |
会同县连山工业园区 |
建设年回收处理30万吨废蓄电池清洁再生及循环利用生产线,建设新能源环保动力电池生产线。 |
湖南江冶机电科技公司浙江天能集团公司 |
新建 |
2016-2020 |
30 |
30 |
|
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新兴产业培育提升工程 |
13 |
会同县淘金冲金矿技术改造项目 |
会同县金龙乡 |
项目采选规模为6000吨/日。 |
中国黄金集团湖南矿业会同县金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技改 |
2016-2018 |
6.22 |
6.22 |
14 |
会同县包装饮用水建设项目 |
会同县宝田乡 |
依托宝田、洒溪、广坪等地优质天然矿泉水资源,建设天然矿泉水灌装车间及生产线若干条;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制瓶和灌装等生产区、水源保护区、检验等辅助生产区、办公区,并对水资源普查,年产瓶装天然矿泉水10万吨左右。初步计划投资3亿元,具体建设规模依据矿泉水资源勘探情况确定。 |
招商 |
新建 |
2016-2020 |
3 |
3 |
|
产业转型升级行动—产业集聚发展工程 |
15 |
湖南林业(会同)现代产业园建设项目 |
会同县林城镇 |
开展产业园3300亩土地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平整、园区道路、给排水管网等配套设施);引进木竹精深加工、林下经济、家具、生物质能源等相关企业10家,新建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新建园区仓储物流中心3万平方米。年产值达15亿元以上。 |
湖南会同裕森林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入园企业 |
新建 |
2016—2025 |
30 |
15 |
16 |
鸿森木业公司搬迁改造项目 |
会同县林业产业园 |
鸿森木业公司整体搬迁及生产线扩产改造,新征用地300亩,建设新的办公区、生产区。 |
湖南鸿森木业(集团)公司 |
技改 |
2015-2018 |
2.5 |
2.5 |
|
17 |
康奇瑞竹木公司搬迁改造项目 |
会同县林业产业园 |
康奇瑞竹木公司整体搬迁及生产线扩产改造,新征用地200亩,建设新的办公区、生产区。 |
会同县康奇瑞竹木有限公司 |
技改 |
2015-2018 |
1 |
1 |
|
18 |
会同县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 |
会同县连山工业园区 |
建设园区主次干道15公里并绿化亮化,建成日供水5000吨自来水厂及日处理1万吨污水处理厂和8公里污水管网,新建110KV变电站一座。 |
会同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
新建 |
2016-2020 |
4.2 |
4.2 |
|
产业转型升级行动—产业集聚发展工程 |
19 |
会同县工业集中区铁路专用线及物流园建设 |
会同县连山工业园区 |
新建4股轨道4.5km接入园区,集仓储加工贸易物流于一体。 |
会同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
新建 |
2016-2017 |
1.9 |
1.9 |
20 |
会同县工业集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 |
会同县连山工业园区 |
新建标准化厂房60万平方米,引进企业10家以上,产值达50亿元以上。 |
会同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
新建 |
2016-2020 |
9 |
9 |
|
21 |
会同县新材料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建设 |
会同县连山工业园区 |
建设高分子塑料模板生产线200条和年产20万吨建筑型材。 |
会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新建 |
2016-2020 |
15 |
15 |
|
产业转型升级行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 |
22 |
会同县农业环境污染治理 |
会同县 |
10万亩,农业环境污染治理与环境 改良,土壤改良,地力提升,重金属污染治理,农业用水污染治理,生产环节的改善,新技术的 推广与应用 |
会同县农业局 |
新建 |
2016—2020 |
5 |
5 |
23 |
会同县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肥料建设 |
会同县 |
机械化设备添置,农田基本设施建设 |
会同县农业局 |
新建 |
2016—2020 |
1 |
1 |
|
24 |
会同县农产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 |
会同县团河、坪村、堡子、连山、岩头、沙溪等乡镇 |
仪器设备的购置,监测网点用户建设、人员培训,完善县农产品检测中心 |
会同县农业局 |
新建 |
2016—2020 |
1 |
1 |
|
25 |
会同县高标准农田建设 |
会同县各乡镇 |
10万亩,新建、扩建加固拦河坝、衬砌渠道、新建渠系建筑物,新建、扩建加固小型蓄排水工程等基础设施 |
会同县农业局 会同县农综办 会同县国土局 |
新建 |
2016—2020 |
3 |
3 |
|
26 |
会同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 |
会同县坪村、岩头、若水沙溪、连山、堡子、广坪、地灵、团河等乡镇 |
5万亩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仓库建设、晒场等加工设施和设备建设 |
深圳北农科技开发公司、湖南利诚制种等种子企业 |
新建 |
2016—2020 |
1 |
1 |
|
产业转型升级行动—农业“百企千社万户”工程 |
27 |
标准化农业生态园建设 |
坪村镇 |
2000亩标准化农业生态园建设,主要是生态水果、生态蔬菜、生态养殖等循环农业基地建设,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
会同县佳利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新建 |
2016—2020 |
1.1 |
1.1 |
28 |
会同县农产品深加工项目 |
会同县 |
1、征地220.34亩,新增建筑面积111075.27平方米。 扩建500t/d油茶籽收储烘干生产线、200t/d油茶籽预处理压榨生产线、150t/d茶饼预处理浸出生产线、60t/d油茶籽油精炼及灌装生产线、5t/d皂脚深加工生产线,15t/d冷榨油茶籽油精深加工生产线开发医用油、护肤品油、口服胶囊三个产品,120t/d茶粕深加工生产线开发茶皂素类洗发香波、洗手液、足浴粉、汽车美容四种新产品,10万t茶渣有机肥生产线。2、建设年产50万斤葛根酒厂;实现葛根产业化,主要加工葛根粉、葛根片,年产2000吨。 |
会同县贤胜油业、张葛老葛根产业 |
新建 |
2015-2018 |
3 |
3 |
|
区域协调发展行动—特色县域经济提升工程 |
29 |
会同县魔芋标准化基地建设与精深加工 |
会同县连山等乡镇 |
10万亩,深加工厂房、生产线建设 |
会同县群益魔芋公司 |
新建 |
2016—2020 |
1 |
1 |
30 |
会同县山羊产业基地建设 |
会同县各乡镇 |
开展会同扁角麻羊品种选育,建设会同扁角麻羊选育场100个,建立扁角麻羊核心群10000只;改良草山草坡10万亩;推广种草养畜新技术,种植优质牧草5万亩;建立年加工山羊产品2000吨的工企业一个。 |
会同县畜牧水产局 |
新建 |
2015-2020 |
1.1 |
1.1 |
|
31 |
湘黔边界会(同)天(柱)经济合作示范区 |
会同县 天柱县 |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形成发展合力;加快资源整合,发展特色经济;加大教育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快城镇体系与中心城市建设;加速建立统一、有序的市场体系;集中力量,共同建设区域内全局性工程 |
会同县人民政府 |
新建 |
2015-2020 |
15 |
15 |
|
区域协调发展行动—特色县域经济提升工程 |
32 |
会同县珍稀树种和花卉苗木基地建设项目 |
会同县各乡镇 |
建设以国家级杉木良种基地为主体的高品质杉木种苗基地0.25万亩,抓好子代测定林和科研实验林的抚育管理,培育2年生杉木容器大苗50万株,1年生楠木容器苗100万株,1年生杉木扦插苗100万株,杉木杂交苗木10万株。建议标准化育苗基地,年均租赁100余亩土地实行集中化、专业化育苗。;建设种苗花卉基地0.75万亩,其中以培育楠木、红豆杉、榉木、青岗等乡土名特优珍贵绿化苗木基地0.6万亩;以培育全省最大兰花基地为主体的花卉基地0.15万亩。实施南方红豆杉、楠木、香樟等珍稀树种的普查、保护、苗木培育和推广,开展珍稀树种进农家活动,每年栽植5万株珍稀树种。 |
会同县林业局 会同县广坪国有林场 育苗大户 |
新建 |
2016—2020 |
1.6 |
1.6 |
33 |
会同县杉木速生丰产林建设项目 |
会同县各乡镇 |
全县杉木林面积100.6万亩,蓄积389万立方米,亩平蓄积偏低。加强低产低效林改造,推广应用“广木”良种壮苗,建立速生丰产林基地10万亩,每年建设2万亩。 |
会同县林业局 |
新建 |
2016—2020 |
1.5 |
1.5 |
|
34 |
会同县两河流域电站库区渔业综合开发 |
会同县漠滨、朗江、青朗、林城、连山、黄茅、若水、高椅、长寨、王家坪等乡镇 |
电站库区大水面放养4000公顷;推广网箱养鱼;建设省级水产良种场1个,面积40公顷,年生产鱼种1000万尾;建立技术推广体系1个;建立休闲垂钓中10个;建立鱼产品加工厂1个。 |
会同县畜牧水产局 |
新建 |
2015-2030 |
20 |
4 |
|
35 |
会同县楠竹产业低产林改造及精深加工项目 |
会同县肖家、金龙、洒溪、长寨、马鞍等乡镇 |
全县楠竹面积43.2万亩,立竹蓄积8000万根,资源较为丰富。实施楠竹低改10万亩,每年实施2万亩,引进楠竹精深加工企业入驻林业产业园投资办厂,提高产品附加值。 |
会同县林业局 |
新建 |
2016—2020 |
0.7 |
0.7 |
|
区域协调发展行动—特色县域经济提升工程 |
36 |
会同县生态绿色有机特色优质稻标准化基地建设开发与精深加工 |
会同县高椅、坪村、长寨、沙溪、王家坪、金子岩、堡子、洒溪等乡镇 |
10万亩基地建设,农田改造,绿色防控措施及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深加工厂房、生产线建设 |
高顶山生态农产品开发公司等粮食生产企业 |
新建 |
2016—2020 |
1.8 |
1.8 |
37 |
会同县绿色有机蔬菜标准化基地建设与加工 |
会同县坪村、岩头、沙溪、连山、堡子等乡镇 |
1万亩,深加工厂房、生产线建设 |
丰裕蔬菜基地、创欣蔬菜基地等多家 |
新建 |
2016—2020 |
2 |
2 |
|
38 |
会同县生态茶叶标准化基地建设与精深加工 |
会同县宝田、漠滨、朗江、蒲稳、青朗、高椅、炮团等乡镇 |
10万亩基地建设,及深加工厂房、 生产线建设 |
宝田茶叶公司、瑞春茶叶公司和其它引进的茶叶公司及专业合作社 |
新建 |
2016—2020 |
7 |
7 |
|
城乡统筹发展行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程 |
39 |
会同县房地产开发项目 |
会同县乡镇集镇县城规划区 |
房地产开发210万平方米,小区基础设施建设 |
会同县住建局 |
新建 |
2016-2020 |
63 |
63 |
城乡统筹发展行动—城镇基础设施扩容提质工程 |
40 |
县城市政道路建设 |
会同县林城镇 |
建设国防北路2公里,300道路2公里、党校至长田道路2.5公里 |
会同县经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新建 |
2016-2019 |
1.5 |
1.5 |
41 |
林城镇龙塘小寨片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会同县林城镇 |
共建设14条道路,总长11公里,包括水、电、气。 |
会同县经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新建 |
2016-2020 |
6 |
6 |
|
42 |
会同县城乡供水设施建设项目 |
各乡镇 |
新建二水厂,对已有的集镇区供水设施进行改造;未修建的分批新建 |
会同县住建局 会同县水利局 |
改造新建 |
2016-2020 |
4.8 |
4.8 |
|
城乡统筹发展行动—城镇基础设施扩容提质工程 |
43 |
绕城公路沿线整体开发 |
会同县林城镇 |
收储土地1000亩,配套修建基础设施 |
会同县经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新建 |
2016-2020 |
5 |
5 |
44 |
会同县县城基础设施扩容提质项目 |
县城规划区 |
将军路、解放路、希望路、南正街、改河街、自由街旧房立面改造,水厂新建,污水厂二期工程,县城民族风格恢复与建设。 |
会同县住建局 |
改造新建 |
2016-2019 |
5.13 |
5.13 |
|
45 |
会同县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
各乡镇 |
以乡镇为单位在集镇区修建污水处理设施,减少污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
会同县各乡镇 |
新建 |
2016-2020 |
1.5 |
1.5 |
|
46 |
会同县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 |
会同县县城区 |
建设排水干管52.63km;建设污水管网32.52km;铺设中压燃气管道125.60km;城市电力电缆线路敷设52.63km;通信电缆管道长52.63km |
会同县住建局 |
新建 |
2016-2020 |
8 |
8 |
|
47 |
会同县城排水防涝、防洪建设工程 |
会同县县城区 |
按近期50年一遇、远期100一遇标准设计。老城区雨水管网进行清淤6926米、管网改造和新建43265米;新城区雨水管网建设;修建提防及沿河风光带8.937千米;进行雨、污水完全分流改造4.7km,内涝治理7处。 |
会同县住建局 会同县水利局 |
改造新建 |
2016-2020 |
10 |
10 |
|
48 |
会同县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 |
会同县各乡镇 |
村建焚烧炉或垃圾收集箱,乡镇集镇区修建垃圾中转站,县里定时转运。 |
会同县环卫局 |
新建 |
2016-2020 |
1 |
1 |
|
城乡统筹发展行动—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
49 |
会同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县推进 |
会同县各乡镇 |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废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禽养殖污染治理,其它(包括面源污染防治、农村环境监管能力、生态创建、农村环境宣教能力)。 |
会同县各乡镇行政村 |
新建 |
2016 |
1.4658 |
1.4658 |
50 |
会同县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 |
会同县 |
景区规划、景区基础设施、高椅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粟裕纪念馆、连山炎帝故里景点建设。 |
会同县住建局 |
新建 |
2016-2020 |
17.3 |
17.3 |
|
城乡统筹发展行动—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
51 |
会同县美丽乡村建设 |
会同县 |
全县345个行政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硬化建设和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分5年建设完成,其中2016、2017、2018年三年,每年完成80个行政村;2019年完成55个行政村;2020年完成50个行政村及坪村枫木、堡子上坊新农村建设。 |
会同县农业局 会同县林业局 会同县环保局 |
新建 |
2016-2020 |
10.35 |
10.35 |
52 |
会同县巫水河流域传统村落连片保护与利用 |
高椅、长寨、沙溪、团河 |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房屋修缮;文化产业发展;古村周边自然环境资源整治与利用。 |
会同县住建局 |
恢复新建 |
2016-2030 |
18 |
8 |
|
53 |
会同县特色村寨建设项目 |
会同县高椅村、墓脚村、大坪村、小市村、塘口村、团结村、市田村、官舟村 |
加大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充分挖掘高椅传统村落的历史古物价值、乡土民俗价值、建筑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等。 |
会同县住建局及相关乡镇 |
改建新建 |
2016-2020 |
4 |
4 |
|
城乡统筹发展行动—城镇化试点示范工程 |
54 |
会同县新型城镇化试点工程 |
坪村、堡子、团河、若水、朗江、广坪、马鞍7个建制镇 |
集镇区综合提质改造;打造民族建筑风格特色;提升产业支撑能力。 |
会同县各建制镇 |
新建 |
2016-2018 |
7 |
7 |
55 |
会同县省际边界小城镇建设 |
会同县广坪、炮团、地灵、朗江、漠滨、蒲稳 |
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体系,塑造省际边界小城镇的精品特色,加强边界区域合作、协同产业发展、统筹建设规划,打造一批具有鲜明民族文化、商品物流和产业特色的省际边界小城镇。 |
会同县各乡镇 |
改造新建 |
2016-2020 |
8 |
8 |
|
56 |
会同县市场建设项目 |
会同县林城镇及乡镇 |
林产品专业市场,20000㎡;汽车贸易市场,20000㎡;边贸市场20000㎡;17个乡镇农贸市场新建或标准化改造30000㎡ |
会同县商务局 |
新建改造 |
2016—2020 |
3 |
3 |
|
基础设施提升行动—交通提质工程 |
57 |
会同县林区公路建设项目 |
会同县各乡镇 |
新建林区公路500公里,实施路面平整、夯实路面300公里,新建运材道和和竹林道1200公里。 |
会同县交通局 会同县林业局 |
新建 |
2016—2025 |
9.2 |
5.11 |
58 |
会同县绕城公路 |
会同县林城镇 |
建设里程10公里,路基、路面及安保工程 |
会同县公路建设公司 |
新建 |
2016-2018 |
1.56 |
1.56 |
|
59 |
会同县鲁冲至翁江公路 |
会同县高椅乡、若水镇 |
建设里程32公里,路基、路面及安保工程 |
会同县公路建设公司 |
改扩建 |
2016-2018 |
2.29 |
2.29 |
|
60 |
会同县大垅至炮团公路 |
会同县青朗乡、炮团乡 |
建设里程42公里,路基、路面及安保工程 |
会同县公路建设公司 |
改扩建 |
2016-2019 |
2.86 |
2.86 |
|
61 |
会同县堡子至肖家公路 |
会同县肖家乡、金龙乡 |
建设里程27公里,路基、路面及安保工程 |
会同县公路建设公司 |
改扩建 |
2015-2017 |
1.68 |
1.68 |
|
62 |
武靖高速会同连接线 |
会同县团河镇 |
建设里程35公里,路基、路面及安保工程 |
高速公路会同指挥部 |
新建 |
2016-2020 |
2.8 |
2.8 |
|
63 |
会同县坪村至白市公路 |
会同县坪村、蒲稳 |
建设里程25公里,路基、路面及安保工程 |
会同县交通运输局 |
改扩建 |
2016-2020 |
1.5 |
1.5 |
|
64 |
会同县朗江桥头至漠滨阳岫公路 |
朗江、漠滨 |
建设里程35公里,路基、路面及安保工程 |
会同县交通运输局 |
改扩建 |
2016-2020 |
1.05 |
1.05 |
|
65 |
会同县渡改桥及危桥改造项目 |
会同县青朗、黄茅、高椅、 广坪、若水、长寨及各乡村等 |